半尺天涯 发表于 2010-11-3 21:19:59

长篇小说《浴火》(十八)(十九)

本帖最后由 半尺天涯 于 2010-11-3 21:48 编辑

第十八章 一只飘在天上的风筝

  这几天浮现在方韵松眼前的,全是许多熟悉朋友的面庞,还有那宽阔洁净的马路、路边常青的香樟树、每到金秋就香飘满城的桂花树、宏伟壮观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城市绿肺烟雨湖……如走马灯一样,在眼前转动,每每这时,她就止不住泪流满面。
  其实到成都才第十天,却好像和鹰山分别了一个世纪,心里空荡荡的。
  成都的黎明比江南晚来一两个小时。凌晨四点多钟,深秋鹰山的天空已经灰白了,而成都人还在香甜的睡梦中。韵松醒来后,一直睡不着,望着黑暗的屋顶,思念着朋友们,想到自己年近半百还被迫远走他乡,眼泪又止不住了……虽然他乡是故乡,但在她的心里,早已把鹰山当成有众多亲人的故乡了。她开灯坐起来,靠在床头,流着泪吟诵了一首五言小诗:挥泪别江南,肝肠柔寸断。蜀中难觅君,惟有梦中见。她把小诗写在日记本上,感到头昏昏沉沉的,就闭上眼睛,迷迷糊糊又睡着了。
  韵松暂住方韵竹家,去看望了大姐方韵梅、英姿一家。现在,租房、购买生活必需品都妥当了。这天正好是周末,住在郊外公司宿舍的天然要回来吃饭。到成都后只和她见过一面,那是上个周末。女儿看见妈妈忽然到来了,而且要定居,高兴的不得了,问道:怎么忽然要来成都呢?
  韵松装得非常轻松快乐的样子,说:老妈想你了,来和你一起过,好照顾你嘛。
  我爸呢?他怎么没有来?天然还是有点疑惑。
  他暂时不来,说不习惯这里少有太阳。
  不来更好,我们可以安安静静生活,是吧?天然不再理会她爸爸来不来的事,而是高兴妈妈终于又和自己在一起了,虽然这几年成都两个姨妈、英姿姐姐对自己都很好,但是总归没有和妈妈在一起自在啊。
  为了祝贺到成都的生活基本安定,韵松买了黄鳝,做了一个苦瓜烧黄鳝、一个回锅肉,一个糖醋排骨,这些都是天然喜欢吃的,还有两个凉拌蔬菜。开饭前,叫天然下楼去买来两瓶啤酒,母女俩边吃边喝,有说有笑,多年没有的天伦之乐又回来了。天然虽然有点瘦,但还和原来一样能吃。韵松吃了七八分饱,然后就看着她把菜吃得精光,还吃了一大碗饭。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看着女儿海吃的享受了。
  结婚后,韵松觉得不是以前粮食紧张的时候,吃饭仅仅为了果腹。而是应该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不仅能增加胃口,还有交流感情、增加家庭气氛的作用。要不然,到餐厅吃饭,人们为什么要选卫生幽静、格调高雅的环境呢?可是,和唐文彬一起吃饭时,基本上不说一句话。他大口大口吃饭,吃得很香,好像每顿饭都是饿极了。有时韵松想说点轻松的话题,或者和他眼神有个互动,唐文彬明明在看着她,但当她把视线转向他,兴致勃勃地想跟他说什么时,他马上毫无表情的把眼睛转到旁边去了,嘴巴虽然没停,表情却像在思考国家大事,一声不吭。
  有次,韵松开玩笑说:罗丹应该把你当模特,雕塑一尊“吃饭的思想者”,保证比那个低头沉思的“思想者”生动……他也没有反应。韵松本来是个爱说爱笑活泼好动、感情丰富,非常有生活情趣的女人。自从结婚后,这一切都改变了,她也好像麻木了,自嘲在家基本上是“笑神经坏死”。所以,和朋友说到开心时,就哈哈大笑。心里在说:赶快锻炼笑神经功能吧,否则要僵死了。有女同事和朋友问她用什么养颜秘笈,年近半百了,脸上竟然还没有皱纹。她幽默地回答:秘笈嘛,就是——她故意停顿了一下,把别人的胃口吊起来,才笑着说:找个不会笑的老公!不是吗?老公不会笑,老婆就笑不起来。笑不起来,脸上就不会起笑纹……
  现在,韵松看着女儿吃得这么香,一种母性的快乐和满足写满了脸上,笑容自然而然流露出来,显得很美。她忍不住说道:你真有口福,吃多少都不胖,人家那些胖女孩为了减肥,看见好吃的只有流口水……想起你小时候的样子,我在外面,无论别人给的什么好东西,都舍不得吃。带回来,看着你吃得津津有味的,我心里好高兴。你这张小嘴巴可是一个无底洞哦,不知道吃进去多少好东西。能吃有福,回去找时间把东西搬回来,以后就住在家里,老妈天天换着给你做好吃的。
  难得高兴的韵松,难得说了这么多的话,“你看老妈,像个喋喋不休的老太婆了。”她孩子般对天然笑道。
  天然笑嘻嘻的望着妈妈,摸着肚皮,打了一个很响亮的饱嗝:“就是就是,老妈变成了喋喋不休的老太婆啦……”天然开心地和妈妈逗乐。
  在成都,除了亲戚外,没有一个朋友。韵松几乎天天换着花样买菜做饭,让天然吃的有胃口有营养,她要补偿这几年无法给予女儿的母爱。节假日及周末,她们就去两个姐姐或者英姿家,大家一起去农家乐玩耍。
  生活安定后,韵松开始筹划自己的工作,是出去工作,还是当SOHO族?她考虑了好几天,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先熟悉社会生活和环境、风土人情。自己虽然回到家乡,可是三十年在外漂泊,对家乡已经很陌生了。正如贺知章那首流传千年的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哪里来?”表达的情感一样。最重要的是,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一个朋友,对于她这样很需要、并且很看重朋友情义、喜欢和朋友相处的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最后还是决定先出去工作再说。
  事实证明,韵松这样做对了。她由此认识了一群非常好的朋友,灰暗孤独的心也明亮起来。
  这年是韵松的本命年,刚刚过完生日。按流行语来说,是“奔五”的人了,年近半百、年过半百,这是多么可怕的词啊。小时候,这个年纪的人在她的眼里就是老人了,已经老掉了牙,老驼了背,老白了头了。而现代社会,老了就意味着被淘汰出局,被社会遗忘,特别是在这个没有一个人了解自己的地方,一个大学生劳动力过剩、美女充斥的大都市,就是装也要装得年轻。她认为自己无论是心态,还是形象气质都还年轻,起码比大多数同龄人要年轻得多,在这点上她还是比较有自信。最重要的是,她还拥有一份独特的优势:自己的才华,只会因为年龄越大越有价值,不会贬值,具有成熟的工作经验和责任心、没有家庭拖累、无需老板买“三金”。这些都是老板最需要的重要软件。
  每周一、三、五是全市最大的人才市场开市的日子,最多时有几千家招聘单位集中在这里招聘员工。星期一早晨八点钟,韵松拿着自己的简历、学历证书、精华文章剪辑和摄影作品光盘,来到交流中心。大门还没开,外面已经站了很多人,绝大多数都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每人手里都拎着一袋应聘资料。为了提高竞争力,很多女孩子在来之前都做了整容手术,所以看起来,女孩子们都很漂亮时尚,但也难掩她们心中那份焦虑。其次就是小部分三十四岁的技术工人,像韵松这样年龄的人很少。和他们站在一起,韵松没有泄气,甚至还有点胸有成竹的样子。不是吗?他们虽然年轻,但没有工作经验、知识的积累,她预感自己一定运气不错。
  大门一开,人们潮水般涌进去,从一楼到三楼,两千多个招聘单位面前立马被围得水泄不通,询问具体工作、薪酬、待遇,填表、留联系方式。到九点钟时,韵松站在二楼,看见大厅里最少有一万多摩肩擦踵,汗流浃背,潮水般涌动的“人才”,把整个大厅的地面铺满,连巴掌大一块空地都看不到,“人才”还在源源不断涌进……
  多年来,韵松最怕拥挤,只要人多的地方她就绕开,要排队买的便宜货坚决不买。那天见书城门前排了两行队,全是初中生模样的孩子,足有好几百米长,还有[被过滤]维持秩序。一问才知,他们是在等新加坡帅歌星林俊杰签名售碟的。从书城里挤出来的学生,有的脸上的划伤还流着血,有的被挤倒在地,手脚伤了……可是他们只要手里拿着林俊杰的歌碟,都笑逐颜开,顾不上什么伤了。心中不禁感叹道:现在的孩子,追星追得头破血流都在所不惜了,她理解,但不希望天然这样。自己是小时候挤怕了,为了买到一斤肉,脑袋差点被后面的人挤到屠夫的刀下;为了买几尺卡其布,排队差点被大人挤死;和父亲来鹰山挤火车差点晕过去;带着小天然千里迢迢,一路挤车回成都探亲,被挤得差点要哭……
  现在她也不能怕挤了,据说每次开市都是这样,要找工作就得挤。
  韵松在招聘文职的区域,一个一个单位挤进去看,文职要招聘的人员,一般要求都是这样的:文员,女,大专以上学历,能熟练使用电脑,年龄18-25,身高1.6M以上,容貌姣好……看样子自己真的OUT了?快到中午时,人潮变得稀疏了,韵松终于看到一家旅游杂志社的招聘位,招聘人员在收拾一大摞简历和资料,准备走了。大脑已经晕乎乎的她,一下子就看清了这行字:《西南旅游》杂志社招聘编辑二名……她立即上前,把自己的简历递了过去,招聘人员看也没看,往一大摞的简历里一塞,说:听电话通知吧。说完就走了。
  韵松的预感还是很准的,第二天上午,杂志社就来电话,叫下午去面试。带着资料,坐了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才来到编辑部所在的西都花园。面试她的是一个三十多岁、苗条漂亮的女人,杂志社办公室主任章兰,一看就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后来才知,她是杂志社老总柳刚的夫人,他们的智源文化传播公司,刚承包杂志社不久。
  翻看了几篇文章,把光盘放到电脑里,看了几张作品,漂亮女人露出迷人的笑容,连说:很漂亮很漂亮!你还能使用排版软件和PHOTOSHOP?漂亮女人笑眯眯的看着韵松。
  是的,采编排校一条龙都熟悉。韵松平静地回答。她知道,要找到她这样的全能型人才,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她不露声色,看漂亮女人下面怎么说。果然,漂亮女人章兰对韵松非常满意,不用培训熟门熟路,这样的人最放心也最合算。她说:试用期两个月,每月工资一千元,转正后根据情况再定。
  钱是少了点,先干着再说吧,这可是把自己 “推向市场”的第一份工作哦。韵松想了一下,说了一句留有余地的话:可以,我们都试试看,能不能接受对方吧!
  她想,现在自己是属于市场的,选择是双向的,不光是老板挑自己,自己也有权力挑老板啊。不像原来在鹰山,在国营单位,一切听组织安排,没有自己选择的自由。
  那好,明天你就来上班吧。坐班,上午八点半上班,中午吃饭一小时,午餐自己解决。下午五点半下班。漂亮女人说完站起来,还是那个迷人的笑容。
  怕第一天上班就迟到,韵松第二天早晨六点就起床了,七点半不到就骑上自行车飞跑,幸好路上车和行人都不多,成都大多数是早上九点上班,中青年上班族不到八点是不会起床的。骑车飞奔就当是锻炼身体,一身大汗过后,八点就到了,离上班还有半个小时。
  编辑部在一栋十五层大楼的底层,内复式结构。楼下是接待、打字、排版、业务、会议、储藏等室,楼上是总编室、办公室主任室、编辑部。现在编辑部有三个编辑了,另外两个是不久前招聘来的川大毕业生。一上班,章主任就交给韵松一份资料,说是要她尽快去采写的一篇访谈稿,主人公是一个独闯阿里无人区的中年人,西南家庭报的编辑部主任黄健。
  下班因为路上车挤人多,不赶时间了,就慢慢骑着。看着如潮水般的汽车和自行车流,韵松不禁感慨万千:中国人多在哪里?四川!四川人多在哪里?成都!回到家已经七点,做了晚饭吃过就是九点了,拿出资料想整理一下采访思路,又想睡觉了,难道真的年纪不饶人吗?但是,“退却不是方韵松的性格!”这是她的座右铭。
  黄健是一个高个精瘦的中年男人,国家业余乒乓球运动健将,一生喜欢运动、旅游、探险。出版了一本介绍四川很多正准备开发,或者尚未完全开发的旅游点的书《蜀地秘境》。别看他瘦,走起路来却虎虎生威,一看就像运动员。一个月前他请年休假独闯阿里无人区,刚回来不久,黑得发亮的高原红证明这是一个刚从青藏高原回来的人。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采访对象,以便写文章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让人物更加生动丰满,文章更为精彩动人,韵松都要和采访对象聊一些个人爱好、家庭生活等等。很多时候还要到被采访者家中采访他们的家人,感受他们的生活氛围,从中发现主人公某些特别的细节。和黄健聊起爱好来,他说乒乓球是他从小的爱好,成年后就喜欢旅游和探险,独闯阿里已经是他第三次[被过滤]行了。他的妻子是一家报社的编辑,两人都喜欢旅游,第一次去[被过滤]是他们两人一起去的,可是刚到[被过滤],妻子就有严重的高原反应,两人只好第二天飞了回来。
  去[被过滤]探险是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妻子身体不能胜任,就自己一个人去。平时节假日就和妻子、朋友自驾在方圆几百里内的古镇、名山大川寻找美景和快乐。交谈中,黄健看韵松对历史文化、文学、旅游和摄影都兴趣浓厚,而且很在行。性格开朗,落落大方,又是刚到成都不久。就非常热情地邀约她,下次和他们一起去自驾游,说他们这些朋友素质都是比较高的,有医生、大学教授、公务员、公司白领,“我们都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旅游的人,性格开朗,随性率真。加入我们的队伍,你一定会非常快乐。”黄健自豪地介绍了他们的自驾游朋友。韵松非常高兴地接受了邀约。
  就这样,韵松认识了成都的第一个朋友。
  上了两个星期的班,只感觉一个字:累。工作累还是其次,因为她对现在的工作可以说轻车熟路。主要是上班路太远,早晨人少,要骑几乎一个小时的车。晚上下班由于不赶时间,人多车多,要骑一个半小时。
  还有,老总和他的漂亮老婆把杂志社当家来管。样样抠门,电脑不能随便碰、办公用品抠着发,电话要登记领卡才能打,还动不动扣分。业务员热乎乎的回来,刚开空调,章主任马上就叫关。看这架势,韵松再热也不敢开空调,只好用扇子扇。好在本来成都也不太热,又是底层,用扇子也能对付,就是有点影响手的工作。这样的管理叫人心累。在国营单位干惯了,生怕在这样“家庭式管理”里有什么闪失。
  看到好几个人都跳槽了,一些刚来的大学生也人心慌慌的。韵松显得比较平静,她想:自己也没有干多久,情况还不完全了解。再说,老总两口子对自己不仅器重,还很尊重,没有对自己说一句重话。来找她都是笑容可掬,绝对没有他们给别人那种难看的脸色。这一方面是他们对韵松的工作和人品很满意,二是韵松毕竟年龄比他们大不少,从礼貌来讲也应该尊重吧。她想,如果今后各方面都比较满意,就坚持干下去吧。
  晚上吃过饭,韵松也不想看书上电脑了,靠在床上看电视,当看到中央电视台在哈尔滨举办“同一首歌”大型联欢会时,听到周冰倩唱“真的好想你”,就情不自禁跟着唱,唱着唱着眼泪就下来了……
  工作一个月后,韵松还是觉得上班实在太远,下班回家后就想躺下睡觉了。另外,通过观察,她对杂志社的前景也不看好,觉得老总对杂志社的发展思路不清,员工变动频繁,几乎每天都有新面孔。是自己习惯了国营单位一个工作干到老的体制,还是根本没适应现代公司管理?在人海中找工作和做工作都尝试过了,就当是体验了另外一种生活。她觉得还是回家做SOHO族适合自己,轻松、自由,有时间照顾女儿。
  韵松决定辞职。
  第二天下午去辞职时,杂志社三个头都在,另外一个是人事部主任。听说韵松要辞职,三人都感到很意外,老总夫妻甚至有点尴尬,他们对那些辞职的人无所谓,走就走,要来的大学生多的去了。但对韵松的期望很大,很满意。生姜还是老的辣,刚出窝的菜鸟要达到方韵松这样的水平,还不知要培养多久。两人在被窝里已经把她内定为骨干之列,准备试用期满,就把她的工资提到员工的最高档。前几天柳刚还到编辑部,踌躇满志地对韵松和另外一个女孩说:明年就靠我们几个了!
  你真的要走?章兰漂亮的笑容已不迷人。
  我马上要搬家到西门,到东门来上班更远了,家里人不放心。韵松以为搬家的理由很充分。谁知老总马上说:我们每天要在西门接个领导,可以顺便接你,这不是问题。
  那就不必了。韵松赶紧说。
  柳刚又诚恳地说:这样吧,就算你请长假,等你什么都搞好了,想来上班了,随时可以来……
  谢谢柳总,我现在先回去搬家。韵松很感激地对柳总说。
  章兰叫韵松到她办公室,拿出一张表格叫她签了字,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叠百元大钞,数了十二张递给韵松,说:方老师,你的确很优秀,给杂志社做了不少工作,虽然你只工作了一个月,但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们真诚的希望你今后还能来工作。章兰又说,多的两百元是对你这一个月辛勤工作和成绩的奖励……迷人的笑容又浮现在她的脸上。
  韵松开始的感动,变成了内疚:别人走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因为什么原因被扣钱,自己不但没有被扣,还加了,老板对自己的器重可见一斑。可是自己却不愿意再干了,是不是有点不识好歹啊?
  辞职后,韵松首先在文学博客网建立了自己的博客,起名为“一只飘在天上的风筝”。没有根、没有方向,随风飘浮,不知道哪天线断了,就像一片云随风飘走……她在博客上写散文、随笔、小说、社会热点,有的文章被报刊杂志采用,稿费也不错,比杂志社的工资高多了。还顺便做了广告:替人写回忆录、传记等等。很快,有几家报刊就跟她约稿,令她更为意外的是,真有成功人士找她写传记呢。接着,她又在一家国家级专业摄影实名制网站,建立了博客,把自己的摄影作品、游记发到上面,图文并茂,点击率也不错,还有不少旅游和摄影爱好者留言和她交流。
  韵松的生活充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头顶是一片灿烂的天空。除了常常和女儿说说话,写累了还独自在家且歌且舞,自娱自乐。《我爱你中国》、《青藏高原》两支不同唱法和风格的歌,她几乎每天要唱,而且都按原调唱。她说话太少,要练声,她不想把自己的好嗓子荒废了。房子在顶楼,不用担心影响别人。
  在鹰山时、无论是什么团体什么形式的聚会,一般结束后都要到歌厅去唱歌,韵松几乎都是主角。朋友们知道她喜欢唱歌,也喜欢听她唱歌。她的歌声高昂清亮,热情奔放,一曲《西班牙女郎》、《我爱你中国》是她的招牌曲,每次都要唱的。韵松喜欢到大厅唱歌,那里音响好,有气氛,可以激发歌者的激情。
  有时候他们一帮人早到,后面来的人只要是听韵松唱了,就开玩笑地说:哦,专业的啊,不敢唱了。还有一些人,看见有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兴致大增,拿着麦克风就来了,要和韵松对唱,什么《敖包相会》、《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康定情歌》、《东方之珠》……两群人在鼓掌起哄,两个人暗中较劲,发挥特好,越唱越有劲,高涨的激情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唱歌可以激发激情,锻炼肺活量,也可以排遣不良情绪,歌声从小陪伴着韵松,无论是高兴还是悲伤,是喜还是忧,唱歌就是她宣泄情绪的一剂良方。
  英姿还是那样漂亮高雅,外柔内刚,现在是一家外企的老总,工作忙压力大。小嬢嬢来成都后,她好高兴,本以为可以好好陪小嬢嬢玩玩,还像小时候那样谈谈私密的话题。可是一直没有什么空,大多数时候想见面聊天了,都是利用午饭时间,叫小嬢嬢到她公司附近的咖啡店坐坐,或者到附近饭店吃吃饭。
  一天中午,英姿又约韵松去。先到一家“板凳抄手”店,英姿问小嬢嬢:要红油还是白油?韵松说:白油吧,在鹰山太久,太辣都不习惯了。跑堂小妹大喊一声:白板凳两碗(白味板凳抄手)——听罢吆喝,韵松大笑,为四川人擅起特色招牌名叫好。
  一人吃了一碗“白板凳”,然后到咖啡馆要了两杯现磨的巴西咖啡,点了下午茶,咖啡非常香浓,又吃了一些甜品,每人九十八元,侍应生说可以再喝一杯咖啡。想到喝一杯就这么贵,免费的一定要喝。可是,免费的只是一般的速溶咖啡,味道根本不能和先前的比。买一赠一的严重后果是:韵松晚上失眠了。她躺在床上瞪着眼睛望着天花板,偷偷笑自己:免费赠送,不喝白不喝,就像在超市购物的大妈,现在知道得不偿失啦?连喝两杯咖啡的教训忘了吗?
  唉,要是没忘,就肯定不会再喝那杯无味的速溶咖啡了。
  那次,是因为要连夜赶写一篇五六千字的文章,报纸一个整版天窗预留着。那时还没有电脑,必须一天之内从构思到写成。从来不喝茶和咖啡的韵松,打定主意要熬通宵了。晚饭后,她把面包放在书桌旁,以备饿时方便充饥,特地冲了一杯速溶雀巢咖啡喝下。到半夜时分有点头昏脑涨了,又冲了一杯咖啡喝下。凌晨三点,稿子是一气呵成了,睡眠却弄得支离破碎。许是太疲劳了,刚上床便迷迷糊糊,可是没过十分钟,便十分清醒地圆睁起双眼,再无睡意,辗转反侧。用张景秋的话来说,这叫“烙烧饼”。
  那是初春的凌晨,寒冷而静谧,天上既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无夏蛙秋虫之咶躁,赶早市的人还未出门,万籁俱寂。菊黄的路灯光漏进窗户,变得十分微弱。她试图借着这微光,去辨别天花板上的图案,结果是眼睛很累,思维却十分活跃,那些浸了水汽的墙纸都变成了毕加索的作品。数数吧,平时数的概念十分糟糕的她,这时却精明异常,几千零几错了一个数,能立即纠正过来。沮丧之极,转念一想,何不利用这活跃的思维,享受一下难得的失眠呢?
  外间门窗轻轻响了一下,在这寂静的凌晨显得十分刺耳。百无聊赖的她突发奇想:要是小偷这时来光顾就好了,精神十足的我正好大显身手,只消大喝一声就会吓破他的贼胆。她甚至连这篇奇文的标题都拟好了,就叫:倒霉小偷凌晨行窃,主人失眠逮个正着。可惜,只是轻风敲了她的门。
  和英姿见面不多,但是每次韵松都很高兴,姐妹般的姨侄俩,从小一起长大,说话无所顾忌,比亲姐妹还亲,特别说起两个人小时候的趣事,都开心大笑。对于韵松来说,这就够了,没有什么东西比真情和快乐更有价值。
  成都的雨天和太阳一样稀少,要下雨也多半在夜里,“巴山夜雨涨秋池”嘛。阴冷了一个冬天难见阳光。早春二月,气温一直比较低,天空一直阴沉沉的,最近又断断续续下了几天雨,更是让人精神萎靡。
  令所有成都人想不到的是,雨后第二天的中午,太阳出来了,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太阳,不是平时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样子。而是温暖透明、灿烂辉煌,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的太阳。天然兴致勃勃的来电话,说她正在和同事们在茶园,晒太阳喝茶聊天呢。
  你们不上班啦?老板知道吗?韵松担心地问道。
  老板不但知道,还放我们半天假,亲自带我们出来的。天然笑眯眯的告诉妈妈,很快乐的声音。
  难见的太阳出来了,就像是无声的命令,全城人只要能出门的,几乎都到外面晒太阳了,退休的和不上班的,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呼朋唤友,到公园、茶园、农家乐晒太阳打麻将,连平时路边的简陋茶园都坐满了人。上班族能离开的都约了出来,到露天茶园喝茶晒太阳,上司是不会管的。这情景可能全国甚至全世界都独一无二,可谓全城总动员,独特风景线!
  在成都人眼里,喝茶和晒太阳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亲朋好友相聚、谈生意、谈恋爱、谈分手,都喜欢找家茶馆坐下,茶馆遍布大街小巷,高中低档都有。太阳对于成都人之珍贵,体现在盛夏季节烈日当空,也有很多人不戴帽子不打伞,这对于从难以忍受的江南高温,和烈日之下过来的人来说,成都的太阳太温柔了。韵松把一个初到成都的外地人的感受,写成散文《成都的太阳很温柔》,发表在成都晚报上。最后一段是:
  这两天刚转秋凉,周末应姐姐一家之邀,到一农家乐休闲。吃过午饭后到茶园喝茶,我习惯地坐在树荫下的桌子旁。姐姐大惑不解:“这么稀罕的太阳不晒啊?”怕晒的我只好随乡入俗,挑了个背对太阳的位子坐下。我们享受着阳光,悠然自得喝着茶,摆着龙门阵,仿佛每个细胞都充满着惬意————成都话叫作“安逸”、“巴适”,在这种氛围中喝下午茶,我品出了外地人所羡慕的,成都人那份闲适。
  成都的太阳很温柔,真的,不信你来晒晒。
  文章竟引起了不少外地人的共鸣。
  今天这个早春的太阳也如此珍贵。中午,韵松端着饭碗坐在窗边,望着窗下院子里在太阳下吃饭的老人,想吃完饭也到公园去转转,晒晒久违的太阳,拍些成都人休闲的照片。正想着,手机响了,是黄健的电话:方记者,你好,今天太阳这么好,我们不能浪费啊!他的话很风趣:下午两点我和夫人请你到府南河边喝茶,一定赏光哦。
  好,好,我一定去。韵松心想,真是事随心愿啊。
  这么好的天气,要拦辆出租车都很难,韵松打车赶到时,府南河两岸已经排满了原木和藤制的茶桌椅,脱掉冬装的男女老少,个个脸上阳光灿烂,娃儿们穿着鲜艳的衣裳,女人们换上了时尚的短春装、长统靴。站在合江亭大桥上远远望去,阳光下河水微波起伏,河边的绿树叶子绿得发亮,迎春花、蔷薇花、海棠花、杜鹃花、玉兰花,都在阳光下变得更加娇艳可人。两岸的茶园、酒馆、咖啡吧坐满了花枝招展的人,犹如盛开的五彩花廊,人们喝茶聊天“斗地主”,好安逸。
  韵松找到黄健他们坐的那家茶馆,黄健和另外两个衣着时尚的美女已经坐在河边了。看见韵松来到,黄健站起来,以他特有的幽默介绍道:方韵松,资深美女记者,自由撰稿人;内人张娴,资深美女编辑;我们的自驾游朋友,美女李小颖,公司办公室主任,喜欢摄影,擅长摄像,我们旅游的美好时刻都是她记录下来的。还有——黄健特别对韵松说:李小颖正好住在你家附近,说明你们有缘,今后可以经常来往了哈,熟悉了我们一起出游。
  大家笑呵呵坐下后,韵松才开始打量两个美女。张娴年龄比自己稍小,苗条高挑,气质高雅又亲切随和,她那白皙细嫩的皮肤,光洁如玉,就是在美女如云的成都也不多见。和黄健坐在一起,恰如牛奶配咖啡,十分有趣。李小颖虽然相貌不很出众,但身材很美,年龄比韵松小好几岁。说话干练中,又不失成都女人的妩媚和娇柔。她很甜地叫韵松“方姐”,并和韵松互相交换了电话号码。韵松看出她是个热情大方,又善解人意的女人,心里非常感激黄健夫妇为她想得周到,特意给她介绍了一个可以继续交往的朋友。
  茉莉花茶谈谈的清香,萦绕在周围的空气里,阳光下,有的人歪着头闭着眼在打瞌睡,大多数人和他们一样开心说笑,大摆龙门阵,大家都在早春的阳光里,尽情地享受着生活。
  以后,李小颖果真经常给韵松打电话问候,两家就隔几百米远。晚上她有空时,就约韵松出来散步。慢慢的,韵松知道李小颖也很不幸,丈夫患癌症已经去世八年,三年生病期间,她几乎每天二十四小时不离丈夫身边,陪着他到处寻医,精心伺候。丈夫去世后,自己又下岗了。她咬牙承担着丧夫和失业的双重悲痛,带着女儿,靠打工过日子,省吃俭用培养女儿上大学。现在,女儿上了大学,走出伤痛的她才有心情和黄健他们去自驾游。
  韵松非常同情李小颖的遭遇,佩服她的坚强和能干。在偌大的成都,陌生的韵松能在几百米之内找到一个好朋友,不能不说是缘分,她们俩都十分感谢黄健夫妇,是他们把命运多舛而又坚强乐观的两个女人连在了一起。
  三月下旬,郊外的油菜花已经盛开,风和日丽,差不多到韵松脖子高的油菜花,把成都平原装扮得黄灿灿一片。周四,张娴来电话说:周末是晴天,我们约了一辆车,黄健都找好地方了,去三台的郪江古镇。周六早晨八点出发、周日下午回来。你和李小颖坐我们的车,另外一辆车上是一对医生夫妇,和一对大学教师夫妇。韵松爽快地答应了,她有些感动,在这个陌生的、崇尚休闲和个性张扬的大都市,孤独的她,终于有朋友可以一道出去玩了。
  星期五下午,韵松把天然两天的饭菜都准备好了,买了一些小吃水果准备带出去大家吃。她对天然说了和什么样的朋友出去,说完对女儿挤了一下眼睛,调皮地说:老妈有约会啦,你只有孤独地在家过周末了。
  谁知天然呵呵一笑,也调皮地说:老妈都要去约会,女儿且能关在家里?告诉你吧,我们几个同事也约好了,周末去洛带古镇,吃伤心凉粉。说起伤心凉粉,天然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车行一路,春光明媚,满目的油菜花金黄炫目,浓香醉人。黄健开车,后面的车子跟着。车上三个女人开心说笑,不停地交换吃的。副驾座上的张娴把零食送到黄健嘴边,他也不吃,专心致志开车。李小颖又用她那成都女人特有的娇媚,逗笑道:我们黄老师看见三个美女坐在身边,哪敢吃东西嘛,一不小心失去定力,危险哦!黄健头都不敢转,嘿嘿笑两声,喝了一口张娴喂给他的矿泉水,笑道:就是噻,美女太多,不敢走神哦!就再也不说话了。
  停车休息的时候,每人都拿着相机或者手机拍照,在他们里面,韵松的摄影技术算是专业了。所以,美女们都要她拍照。同时,看到美景就拍几张风景照,这样的片子获不了摄影艺术奖,却是很美的旅游纪念照。配上文字,图文并茂,发到博客上,与人分享,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些工作时一本正经的人,到了这时都完全放松了身心,想笑就哈哈大笑,想说就痛痛快快地说。张娴还带了不少漂亮服饰,换着摆POSE,让韵松给她照相,女人们都把她的漂亮服饰换上照相。那种随性放松,让人感到真实和亲切,韵松很喜欢。现代都市人普遍存在亚健康的现象,而且比例还在很快上升,损害着国人的健康。如果其他城市的人,都像成都人一样会休闲,劳逸结合,亚健康的上升比例一定会得到控制。韵松不禁想到。
  看到郪江崖墓群,所有人都不得不惊叹古代先民的智慧。
  郪江崖墓群,是郪江古镇最负盛名的文物古迹之一,一千多座古墓建于汉晋时期,以东汉墓最具特色。郪江崖墓,往往以一个或数个大家族世代聚居而葬,从而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墓群。墓穴中一般由墓道、墓门、墓室、甬道、侧室和耳室组成,墓内还建有附属生活设施,诸如厨房锅灶、杯盘碗盏、钱罐谷仓,可以说一应俱全。更为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古墓都是完全模仿地面建筑,凿岩石而成的整体,不是墓穴或者悬棺。
  郪江古崖墓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墓室内有仿地面木结构建筑的装饰雕刻,最精彩之处在于它的画像,分石刻画像和绘画画像两种。画像的艺术形象之生动,雕刻技巧之娴熟,令人叹为观止。画像内容丰富,有狗咬耗子、春宫密戏图、农夫扶犁、双鹤啄鱼等数百幅。甬道里的浮雕石刻十二生肖图,个个栩栩如生,黄健和韵松探讨一番后,一致认为,当时肯定就用十二生肖纪年了。
  傍晚,他们来到在风景秀丽的鲁班湖畔,看夕阳西下,听渔舟唱晚,洗去心灵的灰尘。晚上路过一条老街时,一个小伙子背了一只黑色双肩包,独自在昏暗的灯光下唱歌,唱了一支又一支,全是伤感的情歌。韵松看他唱得很投入,歌喉也不错,就站在他面前听。见到唯一的听众,小伙子更加投入的对着她唱起来,弄得她都不好意思看着他了,只是在他唱完一支时给他鼓掌。看来小伙子是失恋了,心灵受了伤,独自来疗伤的。
  临走前,韵松为“孤独的歌者”再次鼓掌,小伙子竟深深的向她鞠了一躬。韵松十分理解小伙子的心情,受伤的心灵太需要温暖。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孤独的歌者”呢?
  转过老街,小伙子忧伤的歌声,还在寂静的古镇飘荡,悠远而空灵。她在心里默默为小伙子祈祷。
  第二天,大家顺道去了位于三台县城南四十公里的安居镇云台山,那里的云台观为四川第二道教名山,蜀中名观。
  第一次和这么多朋友一起出游,韵松好兴奋,很长时间的坏情绪被好心情赶跑了,这是让她最高兴的事情。
  唐文彬和他母亲虽然经常来电话,说他现在脾气好多了,希望韵松原谅他,接纳他,回去一起生活。韵松完全可以想象出唐文彬现在的状态:萎靡不振,生活无规律,夜以继日地在电脑上下象棋,饿极了随便抓点什么塞到嘴里。可是,她不想就这样原谅他。不知道珍惜,就必须付出代价,这是他应得的惩罚。至于什么时候能接纳他,要看他的真实表现和自己的心情。如果和他在一起就是吵架生气,还不如和女儿一起安静生活。
  韵松没有想到,和女儿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刚刚开始,分别的痛苦又降临到了她的心上。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天然很无奈地对韵松说:妈妈,我在网上应聘了上海一家公司,职位是行政管理,试用期工资三千五百元,试用期三个月。我准备很快辞职去上海工作,我还准备在那里一边工作一边再读个本科,你有什么意见吗?
  妈妈好不容易来陪你了,你却要走了……韵松哽咽了。
  其实在你来之前,我就已经准备好到外面去闯一下,只不过你突然来了,而且又是为我而来,我有了很好的照顾,不忍心很快就走,所以就停下来。但是,我还是觉得成都不适合年轻人打拼,它适合你们这样年龄的人生活,气候好,生活悠闲,而且现在你也有事情做,有朋友玩了……天然拉着妈妈的手,也有些哽咽。
  好,喜欢挑战勇于奋斗的性格,有点像你老妈,韵松马上装出很高兴的样子。妈妈不拖你的后腿,你的性格内敛,处事稳重,一个人去妈妈还是放心的。只是一个女孩子孤身到上海,要处处小心啊!
  老妈放心好啦!天然笑着对妈妈说道:等我干好了,把你也接到上海,好吧?
  我才不干呢!说不定刚跟你屁股后面撵来,你又要漂洋过海了呢!韵松假装生气的样子:我还是在成都吧,老了不能动了就去养老院,那里风景秀丽,老头老太一起唱歌跳舞打麻将,还是蛮有意思的嘛。
  等你老了,我也干得差不多了,我就回来伺候你了。我才不让你到养老院呢。天然也假装生气的样子。
  那天早晨,天空昏暗。韵松把天然送上去机场的出租车,车门关上后,她对着车里的女儿努力笑着,和女儿互相摆手告别,一直目送车子消失在车流中。
  这时,她感到眼前一片茫然,心像是被掏空了。她木然地走在人行道上,自行车流、汽车流在身边喧闹着滚动着,而她却像在无人之境,漫无目的走着,任两条温热的小溪在脸上流淌,她没有去把眼泪擦干,反正街上没有一个人认识。走着走着,她在一棵树下站定,掏出手机,写了一条短信:
  刚把女儿送走,我现在像一个被掏空了血肉的孤魂野鬼,游荡在大街上,不知道前面是什么地方,不知道哪里是我的归宿……她立即把短信发给了几个知心朋友。现在的她,就像被狂风吹得马上要断线的风筝,需要有人立即把线拉住,否则她可能就会随风飘走……很快,信息一条条的回复来了。几乎所有的朋友都有这样的话:你回来吧,我们想念你,你是属于大家的……
  好姐妹姚英梅说:快点回来,等你组织我们活动呢。
  曾嵘说:老姐,老妹想死你了,赶快回来,我不想每天关心成都天气预报啦!
  五哥说:妹妹不要伤心,天然离开你,是为了她的前途和发展,你应该为有这样的女儿高兴。哥哥不希望妹妹这样软弱,如果你愿意,就到我家来耍,我和你嫂子热情欢迎你。
  赵皖君的信息是这样的:我眼里那个美丽坚强,乐观开朗的才女方韵松到哪里去了?在那里浪费你的才华,为什么不能回来发挥你的才华呢?消沉和退却不是你的性格。严重期待才女方韵松归来!
  是啊,我还一个人待在这里干什么?和方韵兰、唐文彬生气犯得着吗?我为什么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二十多年的苦和痛都历炼过了,就像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的齐天大圣,早该成道跳出来了……对,马上回去准备行李,GO!回到家里,韵松又忽然想到,两个姐姐都老了,行动会越来越不方便,今后姐妹见面的机会不会多了。最后,她决定再陪两个姐姐耍一段时间,和英姿好好说说心里话,和黄健他们再去几个地方看看,到五哥家去看看,和他们摆摆龙门阵,说不定这一走,猴年马月再相见也难说。待秋凉了,就回到那个充满温馨的江南小城,那里才是自己心中真正的故乡。
  看见小嬢嬢又是孤独一人,英姿非常着急,经常抽空叫她去坐坐,喝茶、喝咖啡、美容按摩,排遣她心中的忧伤。
  一个周末,英姿叫小嬢嬢去一家咖啡店坐坐。尽管英姿不愿意说自己的父母,韵松还是说:你还是不愿意回去看看吗?
  一方面太忙,一方面的确不想回去,家给我的印象就是他们两个争吵打架、动不动就伤害我们的自尊甚至是虐待。比如晓川冬天把鞋子弄湿了,我爸竟然叫他赤脚到雪地里跑。他尿床了,我妈竟在他同学的面前羞辱他。你到兵团后,当妈的甚至还防着女儿和父亲有什么暧昧关系,你说这是亲妈做的事情吗?英姿非常气愤:她见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只要单独在一起,就认为人家有什么关系,我看她不是心理变态就是有精神强迫症。当然咯,他们是我的父母,要来我这里玩耍或者住一阵都可以,但是我对他们没有多少感情可言。看得出,英姿对她父母的心冷了。
  算了,我们说点开心的事,提起这些就令人厌恶。英姿转了个话题:下周末是母亲节,我请你们几个姨妈去龙泉枇杷沟吃枇杷去!她的脸上又绽开了美丽的笑容。
  五月中旬,是四川果树示范基地——成都龙泉枇杷沟枇杷成熟的最佳时节,黄橙橙的五星枇杷又大又圆,又香又甜,十分诱人。每年此时,去枇杷沟吃枇杷的人如潮水般,络绎不绝的车子开到一家家农家乐,车子把上山的路都堵住了。
  二零零七年母亲节,是韵松一生过的最开心最值得怀念的节日。英姿特地开车,把三个姨妈和自己的婆婆,送到龙泉枇杷沟玩,为几个长辈母亲过节。
  车一进枇杷沟,就看见连绵起伏的山上覆盖着绿树,其中大部分是枇杷树,还有一些是水蜜桃树。枇杷树上的枇杷挂满了枝头,黄澄澄的,正是枇杷最成熟的季节,这天又是成都好几个阴天后的第一个晴天,气温不冷不热非常舒服。
  到了枇杷沟,在一家叫四季春的农家乐休闲,一人三十元钱,吃两顿饭、枇杷随便吃。坐在山上的枇杷树下,农家小妹就把一盘盘黄澄澄的枇杷端上来了,笑眯眯地说:吃了再装哈,吃个够,树上可以随便采来吃。
  看到满树的枇杷,除了英姿,最年轻的韵松忍不住就爬上了枇杷树。树干光滑,树不高而且分叉多,所以很好爬,不一会,这家周围的十几棵枇杷树,都被她爬上去把最甜最大的摘下来了。店主说,星期天生意忙,没有时间带他们到沟里的自家果园去摘个够。
  韵松穿了一身黄色休闲装,在绿树丛中非常醒目。她感觉自己就像爬到蟠桃树上,偷吃王母娘娘蟠桃的齐天大圣,开心极了。摘了一把就大叫下面的姐姐们接住。大姐笑着说:幺妹属猴,又穿了一身黄色,还真像猴子上树呢。在韵松记忆中,这是一生中惟一肆无忌惮爬到果树上采果子吃。在兵团时,曾经跟着大家爬到树上去“偷”梨子,提心吊胆的,还没有摘几个就赶紧跑了。
  下午在枇杷树下打麻将,旁边是一筐枇杷,甜香萦绕。韵松对水果的喜爱与生俱来,边打牌,边吃枇杷,而且专挑大的吃,好不惬意。坡上坡下好几桌竹桌椅,每桌都坐满了人,每桌旁边都有一筐枇杷。饶有兴趣的是,成都人打“血战到底”麻将,竟然从两个人到六七个人一桌都能打。现在他们附近,就有一对情侣在枇杷树下打二人麻将。他们出牌都是扣住的,看不见牌点,和牌要自摸清一色才行。还有一桌是五个人打,谁和牌了就离开,去方便、吃枇杷、活动筋骨。其余人继续打,直到最后两个人分出胜负。方韵竹说,这就是聪明的成都人发明的休闲方式之一,要不然全国人民都说成都人会耍、会休闲呢!
  就是,韵松说:导游小姐带团坐飞机到成都旅游,游客问什么时候到成都。小姐说:你们只要听见下面一片麻将声,那就是到成都啦……
  哈哈哈哈,大家都开心极了。
  这有什么不好?一张桌子至少安顿了四个人,对促进安定团结、和谐社会贡献大得很呢!大姐笑道。
  枇杷树的枝叶挡住了太阳,一根枇杷枝从肩膀上伸出来,绿色的叶子和橙色枇杷在耳鬓厮磨,带着淡淡的清香,韵松的感觉好极了,时不时的扭头看看。心想:你这个调皮的家伙,怎么就从我的肩上伸出头来了呢?
  晚上吃了饭,路上的车子还在堵。英姿到沟里的枇杷批发市场,给每家人买了好几斤带回去。堵车时,三姐妹下车走了一段路,看见路边枇杷树下全是卖枇杷的,一排排竹篮里满满的枇杷,好诱人哦。有的又圆又大,有桃子那么大,一层层码在竹篮里,像一摞摞金蛋,果皮上还有一层淡淡的灰白色,这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最新鲜标志,这个时候韵松真是嫌自己肚子小了。
  侄女给自己过了一个母亲节,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一个美好的回忆……韵松真的很感谢善解人意的英姿。
  天然去上海后,一切都很顺利,在公司附近和另外两个女孩合租了一套房子住,正在准备参加复旦的成人高校考试。韵松基本上每天都要在QQ上给她留言,她晚上有空时就和妈妈视频聊一会天。不在线上时,想起什么来,韵松就会马上发条短信去。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牵挂和担心,是没有时空和地域概念的。
  农历六月十六的晚上,凉风习习、清爽宜人。韵松坐在窗前,没有开灯,心里感到一种悲哀:今天是我的生日,竟然没有一个人记得,没有一个人祝我生日快乐……忽然,她发现天空出现了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像一个晶莹剔透的银盘悬挂在空中。奇怪啊,成都连中秋之夜,都难得见到这么美丽的月亮,难道嫦娥知道我在孤独地过生日,来给我点生日蜡烛吗?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悲哀,伤心地哭了起来。边哭边给天然发了一条短信:今天是你妈的生日,我希望今后每年的今天都得到你的祝福。天然很快回话:哦,祝妈妈生日快乐!事事顺心!我事情太多了,不过身体还好,不用担心我。
  她又给女儿发了一条:你知道吗?刚才给你发了短信前我伤心地哭了一场,没想到唯一的女儿都记不得妈妈的生日。希望今后你不要忘记爸妈的生日。
  天然立即回话:一定不会忘记了,老妈别伤心了,快乐起来!短信后面还有一张横着的笑脸。
  韵松心情好多了,嘴里哼着生日歌,打开电脑,进入联众游戏大厅桥牌室,准备好好打一晚桥牌,为自己庆生。刚和一个比较对路的搭档打了两盘,手机响了,一个粗哑的陌生嗓音从手机里传出:方韵松,今天是你的生日吧?祝你生日快乐!
  谢谢,请问你是谁?韵松十分惊诧,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记得的日子,而且自己也从来没有告诉过外人,什么人会知道呢?
  我是杜子规啊,你的表姐。那个粗哑的嗓音又说了。
  哦,原来是你啊,好多年没见,你怎么是这个声音啊?韵松记得她的声音比较粗,但不是这样的。
  这几天感冒咳嗽,喉咙哑了。你十岁的生日是在我们家过的,所以我一直记得……
  听到这里,韵松的鼻子发酸了,眼睛湿润了,声音哽咽了……她做梦也想不到,四十年前一群在大铁锅里抢白水菜的娃儿中,那个比自己大两岁的表姐,还记得自己在那里过了十岁生日,而自己根本就没有印象了。
  望着夜空中美轮美奂的月亮,韵松释然了:谁说没有人记得你的生日?这个生日祝福来得太意外太令人感动了!
  灾难给人类带来恐惧、苦难和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如果一个美丽的地方是由灾难而造就,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在黄健夫妇的组织下,自驾游在金秋时节出发了,他们专程去寻找这个由于一场灾难而造就的美丽地方——四川省茂县叠溪—松坪沟风景区。公元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叠溪古城及附近二十一个村寨被7.5级地震顷刻湮没,地震截岷江而成湖,造就了山峰峭立,怪石嶙峋和高山海子(堰塞湖)的奇异景观,海子如一串蓝宝石洒落在叠溪—松坪沟里,人们才发现它给这里带来的美丽让人惊叹!
  白桦、枫叶在高原明亮的阳光下,摇动着金黄和火红,高山矮灌木则以七彩颜色,覆盖在峻峭的山体上,云杉、冷杉依然用绿色点缀其间。山崖间,弯弯的山路上,间或有一两匹马驮着西部牛仔,飞奔而去,那潇洒彪悍的身影让人少不了遐想。色彩斑斓的山峰又倒映在山下碧绿如镜的海子里,朦朦胧胧如油画,迷人的川西高原秋色和羌族风情,使韵松有了醉的感觉。
  而当他们看到这一切美丽,都是由一场巨大的地震灾难换来时,心情立刻感到一些沉重。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扼松茂古道要冲的重镇顷刻化为乌有,同时在周围数百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村寨,或垮塌,或被山石掩埋,或被淹没在堰塞湖下。那是一个多么惨烈的场面?现在他们还完全可以从满山倾泻下来的巨石中,想象当年山崩地裂的恐怖场面。
  让韵松肃然起敬的,是海子边的乱石堆里,总有一些白桦或者红枫,从石缝里倔强地昂起头颅,用金黄和火红证明着它们生命的顽强,就像劫后余生的灾民们。
  


                                       第十九章 生命倒计时

  一位大学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心理测试题: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三十天,你首先会做什么?很快,学生们就把生命的“最后三十天”首先要做的事情写出来了:
  我还没有尝到过恋爱的滋味,这三十天里我要轰轰烈烈的爱一场……
  我从来没有听过父母的话,总是让他们生气,我要好好孝敬一回父母……
  我从来就是被别人欺负,这下我要狠狠揍他们一顿……
  我一直爱着她,可是从来都没有勇气对她说,现在我要当着所有人,大声对她说:我爱你……
  我初中时偷过同桌女孩一元钱,被她怀疑后我不但不承认,还打了她。长大后我一直想对她坦白,可是我一直不敢面对她。现在我要把钱还给她,还要诚恳地说声“对不起”……
  可以看出,人在绝望的时候,也是人性回归起点的时候。生命的轨迹就像在画一个圆,无论线条如何歪歪扭扭,如何曲折起伏,最终还是回到起点上,三字经里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被过滤]是中国几千年哲学的精髓,所以,连阿Q临死前都希望求得[被过滤],努力把这个圆画好。
  二零零八年一月一日,中国百年奥运梦即将实现的倒计时,也是女儿天然的生日。早晨,韵松给天然发了短信:亲爱的女儿,生日快乐!晚上,天然发短信来,说在和几个朋友吃饭。
  她早早地上床了,靠在床头,抚摸着天然的照片。想着二十六年前,女儿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降落人间,像一个随着雪花降落到韵松怀里的天使。照片里女儿阳光般的笑脸,美丽动人,充满青春气息,好像在对着她笑。韵松也对着女儿笑,笑着笑着,突然流泪了。她骂自己不争气,好好的怎么又哭起来?可是眼泪还是止不住,竟然伤心地痛哭起来。
  哭着哭着,感到胸口有痰堵着,一阵咳嗽后吐到纸巾上。正要扔到垃圾篓时,忽然发现纸巾上渗出来一点红色,她把纸巾展开一看,不觉大吃一惊:血痰!接着又连续咳了几次,吐出来都是鲜红的血痰。
  韵松知道,中年是人生的多事之秋,有什么不适是不能马虎的,何况是出血……第二天早晨,她赶快去省医院做了一个CT检查,那个漂亮矜持的女医生看完片子,表情严肃地看着她说:你多久没有检查身体了?
  有一年多吧,我怎么了?韵松说。
  肺上长了这么大一个肿瘤还不知道?女医生看了一下片子又说:这个肿瘤至少有七八个月了。
  这天的成都,是一个难得有太阳的日子,市民都在公园、街边、露天茶园惬意地享受冬日温暖的阳光。方韵松却像一个木头人一样,从省医院肿瘤科出来,手里提着大大的CT袋,CT片上面明确显示,左肺有一个七八公分大的肿瘤。医生初步确定是恶性肿瘤,要她马上住院,确诊肿瘤分类及治疗。
  癌症?绝症?死亡?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如晴天霹雳:自己才五十岁出头,多年来身体一直不错,连感冒都没有。昨天还和骑游队的队友们骑了五十公里的自行车,感觉很好,怎么今天就“被癌症”了呢?
  回家的路上,韵松骑着车,茫然地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时髦男女,阳光下一张张阳光般的脸,忽然感到有两行热泪流到了下巴。她没有去擦,任凭泪水哗哗的流,怎么回到家的也不知道。
  回到家后,反倒出奇地平静了。在空寂的屋子里,她把家里仔细看了一遍,女儿在照片里对着自己微笑。她想:除了女儿,自己没有什么割舍不下的了。她拿来女儿的照片,一边抚摸一边流泪。父母早已作古,除了女儿,还有成都两个六七十岁的姐姐让她牵挂。就像那个心理老师的问题一样,她问自己:如果你真的要离开人世了,最放心不下的是什么?最放心不下的,当然是女儿,她还没有找到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女儿怎么离得开妈妈……撕心裂肺的痛过后,她又安慰自己:女儿已经成人,而且很独立,工作学习都很努力,业绩不错,可以放心走了……
  春节快到了,可能这就是和女儿一起过的最后一个春节吧。为了和女儿一起享受最后的时光,韵松给天然打了电话,再三叮嘱她春节一定得回来。女儿好像觉察到了什么,问她是不是有什么事?韵松乐呵呵地调侃道:什么事也没有,快过年了,老妈想你了呗。
  第二天早晨,她独自拎着住院需要的简单衣物和物品,住进肿瘤科进行全面检查,抽血、CT、彩超、核磁共振、骨扫描、纤支镜活检、经皮肺穿……经过一周痛苦检查,结果正如医生和韵松的判断:肺癌中晚期!她问医生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医生面无表情,沉吟了一下,说:两年吧!那神情,很像卖菜小贩在秤菜时,翘了点秤杆,说:看看,只多不少……
  韵松忍住眼泪马上离开了医生,找到一个角落放声痛哭起来。想到年老的父母生□弱多病的自己,刚到青春期就寄人篱下,饱尝人世辛酸。以为找个出身贫寒,没啥本事的丈夫能疼爱自己,没想到高大英俊的他,却是一个“长不大的小男人”,不但不会疼爱老婆孩子,还常常粗口粗手,自己又爱面子怕家丑外扬,只有独自伤心落泪。刚刚平静了两年,又快向生命的舞台谢幕了……一场痛哭把心中的痛苦、无助、绝望都发泄出来了。她擦干了眼泪,平静的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走?
  退却不是韵松的性格。虽然可以放心走了,但她不会轻言放弃,更不会消极等死,她要挑战:被判了“死缓两年”的方韵松是怎样创造奇迹的!
  她想起不久前,在电视里看见一位慈眉善眼,精神矍铄的老人,为了自己的智障女儿,与癌症抗争了近二十年,还带着这个女儿走遍了世界。性格乐观开朗的老人,对抗癌和死亡的态度是十二个字:不怕死,不想死、不去死,不会死。他说:首先我不怕死,就像毛主席说的,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其次我不想死,我还要照顾我的女儿,践行带她周游世界的承诺。再次,积极治疗,不悲观失望自寻短见。前面都做到了,最后,就“不会死”了……
  老人的“抗癌十二字经”,也正是韵松现在对待癌症和死亡的态度。她坚信自己也会像那位坚强的老人一样,一定能创造奇迹。她很平静的给天然写下了遗嘱,如果她去世了,就由一位好友在她骨灰抛撒长江前宣读。遗嘱摘录如下:
  我一生身体欠佳,是白衣天使数次挽救了我的生命。我深知生命的宝贵,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善待一切,努力去做一个好人。可是命运之神还是没有垂青于我,我接受命运的安排,到天堂继续为善良的人们祝福。
  我内脏器官已经没有多大利用价值,唯有眼角膜可能还有作用,我决定去世后捐献眼角膜,为生活在黑暗中的人点亮世界。我去世后,不举行任何形式的告别仪式,遗体火化后,骨灰由我的女儿领回,护送到安徽省鹰山市,那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有我的许多好友。由女儿通知他们,参加我的骨灰抛洒长江仪式,我将追随我的父母而去。
  永别了,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深深地爱着你们,我在天堂为你们祝福!
  方韵松 2008年1月5日
  她在一本崭新的黑色笔记本扉页,写上“生命倒计时”五个字,开始每天写日记,她要记录生命最后的日子,记录温暖她生命最后的每一滴感动。每天必须做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然后说:方韵松,你很漂亮,你明天会比今天更漂亮!没有什么可怕的,加油!
  她要看看,这七百三十天她是怎么度过的。
  除了李小颖,她没有把住院的事情告诉任何人,并嘱咐李小颖也不要对黄健他们说。她怕年老的姐姐们知道了,着急到医院出什么岔子。自己什么都能自理,不想惊动亲人和朋友们。她也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鹰山的朋友,她怕他们担心,真有什么事情需要亲属在场的,都是李小颖抽空来照顾。一切都由自己来承担吧,她想。
  二十一天的化疗周期,前十来天做化疗,什么也吃不下,看见别人吃饭,或者闻到饭菜的味道就哇哇要吐。做完化疗十来天才能勉强吃点东西。刚能吃一点,下一个疗程又要开始了。韵松终于体会了癌症病人的痛苦和绝望。呕吐、腹胀、全身痛苦不堪、头发像枯草一样一把把掉。淋浴时,脱落的头发布满全身,像一张渔网紧紧罩住一条大鱼……
  住院期间,韵松看见不少人是出去几个月,复发了又进来的。有天,一个很瘦的女人在走廊哭诉,说现在她疼得每天要吃四五片止痛药才能过。一位白发老太一年之中第三次来了,说卵巢肿瘤已经大到影响大便了,直喊“恼火啊!”……她还看见好几个病友从病房推到太平间去,有的才来十来天,有的是“二进宫、三进宫”,有的干瘦如柴,有的腹大如鼓,他们最后并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全身的衰竭。本来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房子,化疗就像炸弹,把炸弹投到摇摇欲坠的房子里,房子能不倒塌吗?
  看见这样恐怖的结果,韵松想:如果今后自己的生命质量是这样的话,就坚决不再化疗,中医调理,病入膏肓,不能自理了就安乐死。绝不能到生不如死的地步,不拖累别人。死,也要死得有尊严。
  怎么安乐死呢?最好是吃安眠药,那样没有痛苦。想到死亡,韵松没有恐惧也没有悲伤。一生中,有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也有无数次死的念头:那样就解脱了,到了另外一个快乐的世界,没有争吵,没有痛苦,没有悲伤。那里阳光灿烂,那里清风扑面,那里鲜花盛开,那里清泉潺潺,那里小鸟啁啾,小动物在脚下跳来跑去,偶尔停在她脚下,用一双滴溜溜的眼睛看着她,好像在说:你是谁啊?你怎么到我们的乐园来了呢?我们交个朋友吧!于是,她和它们快乐的歌唱、舞蹈……死,对她来说并不可怕。
  不久,李小颖还是把方韵松的情况告诉了英姿和黄健,她不忍心韵松一个人在医院孤独抗争。两个姐姐和朋友都知道了,他们责怪韵松不该瞒着亲人和朋友。英姿拉着韵松的手,红着眼眶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说:“小嬢嬢,我们都给你加油,你一定要坚强。”两个姐姐和姐夫、英姿和她的女儿、朋友们开始轮流来医院给她送吃的,鼓励她,需要时就派人留下来照顾她。浓浓的亲情友情,温暖着她,坚定了她战胜病魔的信心。
  一月二十日,躺在在病床上的她,忽然发现窗外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而且越下越大,雪花都有蚕豆大一片片的了,但是到了地面就没了踪影。成都见到下雪是很稀罕的事情,病人们都趴在窗上惊喜万分。成都人哪见过真正的大雪啊,更没听说要在地上积个至少五公分厚,才能算真正下雪的话。下午,李小颖兴冲冲来到病房,脸上笑开了花,抑制不住兴奋地大声说道:方姐,外面好大的雪哦,我都拍了好多照片,发了几张到你的QQ信箱里了,你回家就打开看啊?
  韵松高兴地笑道:好啊,这下你高兴惨了吧?连网名都叫“飘雪”,可见你多喜欢雪哦。
  就是,刚才我到网上转了一圈,人家已经把雪景照片和视频发到网上了,大成网也在征集雪景照片呢。不过叫人不爽的是……李小颖的笑脸没有那么灿烂了,有点生气地说:几个北方网友竟然发贴,讥笑成都人,说:不知道成都人怎么连这么小的雪也大惊小怪?
  他们啷个晓得我们盆地的气候嘛?她还在愤愤不平。
  韵松忍不住笑起来,说道:人家说得没错噻,这个雪在北方就是毛毛雨。不过,从成都人对雪的惊喜到欢呼雀跃来看,说明成都人容易感动,容易满足和快乐。成都人除了对雪感到稀奇外,对大海也非常向往,是吧?因为成都地处盆地,冬暖夏凉远离大海……她也很兴奋,止不住侃侃而谈起来:
  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人喜新厌旧的本性。人们不是常说:“摸着老婆的手,就像左手摸右手。”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习惯了,就体验不到它的魅力了,这叫审美疲劳。但是科技和艺术就必须 “喜新厌旧”。 你们出去摄影采风,专门到穷乡僻壤交通不便的地方,去寻找原生态美景和风土人情,可是当地老乡却想不通,这些人都疯了,竟然“花钱找罪受”。他们天天想着怎样走出穷山沟,而这些城里人倒大老远跑来,还乐得屁颠屁颠的。是不是?
  绝对正确!李小颖和韵松都开心笑起来。
  没有想到的是,过了两天又下了一场雪,韵松站着窗口,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把天空都变暗了,她对在窗口和她一起看雪的病友说:这才是真正的大雪,在北方早就给地面铺上了一床洁白厚实的棉絮了。可惜,在成都还是没法积起来。
  谁也没有想到,成都人欢欣鼓舞的雪景,马上就给很多地方造成了灾难。正是春运期间,很多公路被大雪堵了,回家过年的人们被困在车里好几天,有的被疏散去坐火车,于是火车爆满连站票都买不到。韵松赶紧打电话问天然,是坐火车还是飞机回来。天然说,现在火车票根本买不到。她早就订往返机票了,九折的,再晚点全票也难订了。
  韵松放心了,化疗第一个疗程结束了,医生叫她回家休息几天,等过完年再来做第二疗程。
  回家打开电脑,铺天盖地都是雪灾的报道:
  我国遭遇50年一遇雪灾 10省区冻成一块冰。
  据新华社电 1月12日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和雨雪天气过程。据民政部23日发布的灾情信息,此次雪灾已造成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10省区3287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62.3亿元。自1月25日起,第3次大范围持续雨雪天气将再次袭来。灾情发生后,各级政府纷纷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曾嵘和张景秋、赵皖君都发来短信说,鹰山遇到了从未见过的大雪…… 韵松心里暗自庆幸,成都气候的人居优越性,现在就凸显出来了:没有极端气候,没有酷暑严寒,的确非常适合居住。可是自己还是准备回到鹰山,没有理由,就是因为自己在那里生活了三十多年,已经非常熟悉那里的一切,最重要的是,那里有许多朋友,大家都非常了解对方,就像当地有句俗话:家门口的塘,都知道深浅。这种几十年建立起来的了解和信任,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放弃和糟蹋都会令人心痛。
  唐文彬来电说,他春节要来成都看望她,他已经后悔了,要来当面弥补。韵松没有高兴,也没有阻止。两天后他又来电话说:到南京排了一夜队,也没有买到春节前的票,看来春运期间都来不了。
  现在,韵松唯一的想法,就是赶快出院回去,给天然准备过年好吃的。她喜欢吃妈妈做的泡椒凤爪,必须提前几天泡起来。经过创伤性的检查和化疗,韵松感到身体明显虚弱了。手臂没劲,肺癌的临床表现之一:肌无力,拿东西不多。她就一趟趟的到超市、菜场买回来。平时二十斤东西一口气可以拎上楼,现在拎几斤都要歇几次了。
  除夕中午,天然回来了。一进门,她的笑脸就僵住了,诧异地说:妈,你的怎么脸色这么难看啊?生病了吗?
  大过年的生什么病哦,还不是等你回来过年累的,你看我给你买了好多东西!小吃、点心、缠丝兔、腊肉,还有我们老家江源的特产糖粑,香甜软糯,你还没吃过呢,我小时候最喜欢吃……韵松指着地上的一大堆东西,笑嘻嘻的说。不过,老妈现在倒是真的累了,今天的年夜饭就你来做了哈?二十六年了,除了小时候给妈妈热过饭,你还没给妈妈真正做过一顿饭呢。
  好,看我给老妈露两手!天然放下行李就要去厨房,韵松拦住她:先把午饭吃了噻,下午再慢慢做,反正就我们俩。两个姨妈都叫我们到她们家过年,我都谢绝了,还是咱们母女俩一起自在,是吧?妈妈还有好多话要对你说呢!
  下午,天然在厨房做年夜饭。韵松休息了一会就到厨房来指导。其实,天然已经会做简单饭菜了,韵松想教她多学做几个菜。现在的女孩子大多数都娇生惯养,根本不会做饭。结了婚,两人都不会做或者不想做,要么吵架,要么到父母那里“啃老”,要么干脆到饭店吃。可是,到饭店吃,不卫生、不经济、没有家庭气氛,女人做得一手好菜,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可惜,唐文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小时候和父母一起的时候,韵松也没有做过饭,只是母亲做菜时喜欢叫她在旁边看,母亲的言传身教给她打下了基础。到兵团后就常常在煤油炉上摊饼、蒸蛋糕。结婚后,她想让唐文彬吃得好,琢磨了每种菜的多种吃法,到饭店去吃一次饭,肯定要看会一两种菜品回来。唐文彬吃了这么多年韵松做的饭,难得去一次饭店,回来连说,没有家里的好吃。天然从小就喜欢偷偷带着妈妈做的点心、泡菜到学校给同学吃,同学都说好吃。她就很骄傲地说:这是我妈妈做的!同学回家也要妈妈做,可是回来对天然说,她妈妈做的不好吃。
  韵松希望天然也会做菜,不能说做得有多好,至少要比一般女孩子做得好。会几个拿手好菜、把家里布置得很温馨、敬老爱小,是一个现代家庭主妇的爱情保鲜剂,也是一个和谐美满家庭的标志。今后找一个有责任心、踏实过日子的男人,他会在享受妻子温柔能干的同时,更加爱她,家庭会越来越幸福。“要拴住男人的心,必须拴住男人的胃。”这是很多女人爱情保鲜的秘笈。但是,前提是这个男人必须懂得欣赏,懂得珍惜。
  天然做了一个红烧鲫鱼,一个笋片炒冬瓜,一盘凉拌折耳根,她知道这是妈妈最喜欢吃的,一个香菇魔芋烧仔鸭,加上韵松做好的泡椒凤爪、麻辣牛肉干……吃年饭咯,天然一边端菜上桌,一边高声喊道。
  呵呵,好丰盛啊!色香味俱全,这叫“孝心年夜饭”,是女儿第一次做给老妈吃的年夜饭,我都要流口水了。韵松笑道。
  来,老妈,我敬你一杯酒,祝你鼠年身体健康,开心快乐!天然端起一杯红酒敬妈妈。
  祝我女儿早日找到如意郎君,老妈想当外婆了……韵松的眼睛开始湿润了,她赶紧闭睛抿了一口酒。
  吃完饭,韵松对天然说:给你爸爸和奶奶打个电话拜年吧。她的手机也不停地有拜年短信进来,她把点心水果摆在茶几上,把电视机打开,马上要到春节联欢晚会时间了,母女俩就开始忙着发短信拜年。
  在热烈的鞭炮声中,母女俩迎来了鼠年的第一天。没想到的是这天太阳非常好,明亮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十分舒服。四川人初一早晨习惯吃汤圆。吃完后,韵松叫天然搬了两把椅子到楼顶平台,母女俩全方位地晒着太阳,嗑着瓜子聊天,这种美好的记忆恐怕是最后一次了。想到这里,韵松的眼泪又要流出来了,她赶紧把脸扭到一边。
  天然,还没有谈男朋友啊?女孩子不能拖得太晚,该找了……
  我不是不想找,是没有遇到有感觉的。也有朋友介绍,见了几个都不来电,也不想再见第二次了。
  可是现在老妈很希望你赶快找到一个……韵松不敢往下说了。
  老妈,这种事情是急不来的,顺其自然嘛……
  可是老妈等不及,想带外孙了……
  你有什么等不及?我都不急你急什么嘛。你的漂亮女儿还怕找不到男朋友啊?趁你这几年还年轻,身体也不错,赶快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到处去玩玩,要带外孙的时候你就走不掉啦……天然想逗妈妈笑,根本没有听出妈妈话里的弦外之音。
  反正,你今年必须给我带一个男朋友回来,让我看看!韵松语气坚决。
  老妈耶,你不会逼着我去租一个男朋友回来骗你吧?哈哈哈哈!天然笑起来。
  租一个也行,到街上拉郎配也行……韵松也忍不住笑起来。好好好,随你便,知道老妈比你着急就行了。
  天然在家五天,只有一天去见了同学,吃了她在上海吃不到的火锅,其余时间一直和妈妈形影不离,让韵松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天伦之乐,她和女儿摆龙门阵、看老照片、照相、看电视,很放松很惬意。韵松怕自己真的早走,恨不得把所有人生经验都告诉天然。她衷心希望女儿幸福,决不能像自己一样:一辈子期望幸福,一辈子都没有得到幸福。
  带天然去看望两个姨妈和英姿之前,韵松都先打电话叫她们一定不能对天然透露她的病情。她不想让女儿背着包袱去工作,她刚刚升职,做了部门经理,学习也很紧张,知道妈妈生重病,肯定要影响情绪的。她想自己承担一切,到必须要女儿知道时再说吧,能瞒一天是一天。
  天然临走前一天,李小颖来电话说:我老爸养的小鸽子刚刚破壳,你们快来看,好乖哦。天然听说是去看刚刚出壳的小鸟,很高兴地跟妈妈去了。来到李小颖家,她的父母和女儿都出去耍了,她是特意在家等她们母女俩的。
  李阿姨新年好!天然给李阿姨拜年。李小颖马上神秘兮兮地叫她们来到鸽笼前,小声说:你们快来看看,刚孵出来的小鸽子。母女俩看见了一个温馨感人的场面:
  公鸽伏在窝里,很轻柔的用嘴,给刚刚出壳的乳鸽理湿湿的黄胎毛,把破壳里的黄啄来吃了。他很想喂乳鸽的鸽乳,可能是初为人父吧,它怎么也不能把乳鸽软塌塌、歪在一边的嘴含住。旁边的母鸽急了,轻轻跨进窝里,用嘴把公鸽拱出来,好像在说:你好笨哦,快出来,让我来喂宝宝吧!它轻轻的把乳鸽护在怀里,嘴巴含住乳鸽的嘴巴,然后使劲把乳鸽的嘴往自己嘴里吸,翅膀有节奏地抖动,把鸽乳吐出来,乳鸽的嘴便在母鸽的喉咙里吸食鸽乳,外面只看见乳鸽的脑袋。
  乳鸽饱了,满足地趴在妈妈的怀里,小翅膀好像两只小手在划动。公鸽还在窝边看着母子俩,这时母鸽把嘴伸到公鸽的嘴里,它们接吻了。甜蜜的样子仿佛在说:亲爱的,我们的小宝宝出生了!
  好感人的场面哦!韵松对李小颖和天然说。
  这里还有呢!李小颖指着另外一间鸽舍,这是五天前出生的乳鸽。
  天然一看,咯咯咯大笑起来:幼鸽这么丑啊?其他小动物都比大动物可爱,怎么它们正好相反呢?在《人与自然》里看见的野生幼鸟也很好玩的,毛茸茸的好可爱。
  是啊,鸽子幼鸟咋这么丑,韵松还真没有看过这方面的介绍。
  乳鸽的身体和它妈妈差不多大了,满身的黑毛桩竖着,已经开始长出和它妈妈一样的深灰色长毛了,身体软塌塌的瘫在窝里,把窝占满了。妈妈跨在它的身上护着它,两腿叉开,既不能睡也不能卧,看起来非常累。可是,它爸爸妈妈就这么轮流护着自己的孩子。天然伸手去想把幼鸽捉出来看看,手刚伸到鸽舍门口,母鸽立即啄过来,喉咙里还咕咕叫着。仿佛在说:不许过来,否则对你不客气啦!
  多么伟大的母爱啊!韵松想到生下天然后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万分,对天然说:你从小还不是这样,在妈妈的翅膀下长大的……想起明天女儿就要回上海,今后母女俩再见面还不知道是什么状况呢。她的眼睛有点湿润了,她怕在天然面前失态,都瞒到最后一天了,千万要坚持到底!
  李小颖看到韵松的情绪变化,怕天然看出什么来,赶紧叫她们到另外一间鸽舍看,那里的两只乳鸽毛都基本上长全了,但是还不能单独啄食,所以还是和父母住在一间鸽舍里。李小颖指着笼里一只非常健硕,气宇轩昂的鸽子说:它就是这个家的爸爸,你看它,像个忠实的卫兵守护着它的老婆孩子。它的故事就多了,我给你们讲一个吧。坐下来,我们边吃边讲。李小颖把母女俩带进屋里,给她们一人剥开一颗德芙巧克力,饶有兴致地说了起来:
  我爸爸养这些鸽子,是准备给我们吃肉和蛋的,买了种鸽回来后就没有放出来过。有天早晨他喂食的时候,忘了把笼门关好,这个家伙竟然乘机溜了出来。开始还在鸽笼周围飞,我老爸抓了几次都没抓到,它在房顶盘旋了几圈后,就很快就消失了。
  见老公飞走了,母鸽在笼里急得直扑腾,钻来钻去想出来。老爸又怕母鸽飞走,两只嗷嗷待哺的幼鸽怎么办?只好把母鸽的翅膀主羽剪了,把爪子捆住,把笼门打开,用妻儿做“人质”,看它还回来不。老爸说,公鸽大概被关厌倦了,飞出去转一圈可能会回来吧。因为鸽子对爱情很忠贞,家里有妻儿老小等着它嘛。可是老爸又担心,几个月没有飞翔的鸽子,一旦飞上了蓝天,它愿意回到笼里吗?
  老公飞走后,母鸽就不吃不喝不喂孩子。小鸽子很懂事,乖乖的,用嘴去轻啄妈妈的头,可是母鸽没精打采不理它们。饿得两只幼鸽唧唧叫,我只好去喂它。母鸽不能给乳鸽喂食,它们就可能死掉。老爸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我对老爸说:先不要着急,如果它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和老公,它肯定会回来的。嘿,让我说中了,李小颖兴高采烈地说:
  它只在外面过了一夜就飞回来了,而且马上就去喂小鸽子,证明它还是很有责任感的,没有抛弃妻儿远走高飞。可能是很久没有飞翔了,逃出去开心了一天。
  天然笑道:鸽子这么有情义啊?值得敬佩!
  韵松也感慨道:鸟儿比有些人都懂得责任啊!
  天然临走时,韵松对她说:我原来准备秋天再回鹰山,现在改主意了,不久就回。到时候你回去就方便多了,老妈就跟着你屁股后面跑吧。她展开双臂,微笑着说:来,和老妈拥抱一下。天然和妈妈拥抱了一下,长大了她还不习惯和妈妈拥抱了,小时候妈妈天天拥抱她,给了她无限的温暖和自信。现在,韵松却悲伤地想:这样的拥抱也许是最后一个……
  春节大假结束,韵松回到医院,做第二个疗程的化疗。
  在医院门口,她买了一本台湾作家吴清忠的书,书中有一章节,披露了一个美国作者在《还我健康》一书中,揭露的美国医疗黑幕。让她看了触目惊心。
  书中说:最让人惊心的是癌症治疗的两种方法:放疗和化疗。然后透过政府和利益团体的力量,使这项治疗方法,让保险公司列为合法的癌症治疗手段,保险公司愿意支付费用。从此,这项方法虽然没有实际的证据证明,真的能够治疗癌症,但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其实,放疗最早用来治疗癌症的动机,完全是美国政府,为了降低[被过滤]反对其进行核军事用途的研究,而硬找出来的和平用途。
  化疗开始使用的药剂,是二战时的化学武器药剂。同样也是在没有证据证明它有效的前提下,只要保险公司愿意支付,医院就会推荐患者使用。因为所有的医生都知道,这两种疗法都不能治愈癌症。因此,他们从不说到底有多少治愈率,而是强调它的一年或者几年的存活率有多少。问卷调查他们的医生:如果他们或者家人患了癌症,愿不愿意接受这两种治疗方法?绝大多数都不愿意。理由是:他们从来没有看见真正被治好的患者,但是,这些治疗给患者的痛苦实在太可怕了。
  书中揭露的黑幕,让韵松茅塞顿开。化疗两个周期后,实在吃不消了。“我的身体我做主”,她对英姿说,果断做出一个惊人决定:不再化疗,出院,吃中药。她说:只要有一年多时间能保证病情比较平稳,我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梦想——当作家!把酝酿了多年的长篇小说完成并出版!这些都完成后,就回到鹰山,把生命最后的时间,留给那里的朋友们。
  回家后,韵松还是用爽朗的笑声、奔放的歌声、阳光般的笑容面对一切。喜欢怀旧的她唱“我爱北京□”、“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红星照我去战斗”等等儿童歌曲。她要唱着走完生命的最后里程。
  炼狱般的生死考验,让她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她在日记中写道:人的一生可以没有权力、没有财富,没有爱情,可是一定不能没有亲情,没有朋友的温暖……脆弱的生命承载不了太多的恩怨,和亲人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才是最珍贵的。让每一天都过得开心快乐,才是生活的真谛。
  正月十五元宵夜,鞭炮声此起彼伏,夜空中不时闪动着白色或者红色的光。七点来钟,韵松往窗外一看,不禁惊喜万分,一轮明月高悬在深蓝色的夜空,这是成都一年到头很难看见的风景,连八月十五都不容易看见月亮。今天的月亮不仅很圆而且很亮,晶莹剔透。据报道,这是成都自一九五七年以来,最大最亮最圆的正月十五的月亮。
  这是不是向我预示一个好兆头呢?韵松高兴起来。
  李小颖见韵松精神状态好多了,就叫她的骑游朋友张哥陈哥开车,带韵松去郊区一个露天茶园喝茶,呼吸新鲜空气。喝着清香的菊花茶,看路边茶花、迎春花、樱花、白玉兰争奇斗艳,姹紫嫣红,一派春光,韵松的心情好极了。
  海棠花紫红色的花儿很像红梅,一天晚上,她在医院散步,忽然闻到一阵淡淡的幽香。寻香而去,找这种紫红色的花。啊,红梅花!兴奋不已的她,不禁吟诵起王安石的诗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接着又唱起小时候就非常喜欢唱的歌剧《江姐》主题曲“红梅赞”,一个人在地灯蓝幽幽的光影里陶醉了好久。可是,刚才他们却说是海棠花。想到那晚独自抒了半天情,敢情是张冠李戴了,不禁笑起来。天上太阳很温柔,天气不冷不热,有孩子在放风筝。喝茶的人有的聊天,有的打麻将,有的在跳舞。春天的气息已经很浓,人们享受着明媚的春光,卸下寒冷的冬天带给他们的压抑,品尝着生活的美好。
  窗台上的兰花开了,一股淡淡的幽香袭来,去年没有开花的,今年都开了。兰花品质高洁、清雅。兰花开了,预示我的生命力的顽强和旺盛。韵松坐在窗前,快乐地想着。
  百花之中,她最欣赏兰花的品格,花朵淡雅,花香幽幽,内敛而不张扬。“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都把兰花和君子并提,甘守寂寞而自芳,不为穷困而改节。韵松自喻空谷幽兰,“能白并能黄,无人也自芳。寸心愿不大,容得许多香。”这是明朝诗人张羽赞美兰花的诗,一位老书法家将它书成狂草横幅送给她。韵松觉得,自己的性格,就像这首诗写的兰花那样,随和善良、豁达大度。
  温暖的情义和她的坚强乐观,终于感动了上帝,韵松的气色和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治疗的同时,她坚持每天写作。累了,和亲人朋友打电话聊聊天,小聚一下。或者和李小颖出去散步,和黄健他们到附近农家乐玩一天。坐在银杏树下,身边是红色的海棠花、绿色的翠竹,喝茶、摆龙门阵、品农家传统菜、给带着鸡仔觅食的花母鸡喂食,把毛茸茸的小鸡仔放在手心,和它们对着唧唧唧唧叫,开心极了。
  她预计四月底就能把小说写完,五月中旬就能回鹰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篇小说《浴火》(十八)(十九)

 马鞍山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