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花卉摄影画意表达的初步尝试
摄影术自诞生以来,至今已经一百五十多年了,从一开始的对绘画的简单模仿,发展到如今的风光、人像、人文纪实等等多种门类的艺术形式。摄影和绘画同属平面视觉艺术,在各自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免不了相互影响。就艺术类的摄影而言,摄影和绘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风光或花卉摄影如何更好地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营养,也不失为值得探讨的课题。
任何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当时当地文化背景的支撑,中国的绘画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审美体系,目前中国画审美准则实际上体现了长期以来民族文化审美的积累和沉淀。(当然,“笔画当隨时代”,中国画的审美准则也在不断演变中),这种审美思想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了摄影的创作。早在30年代,朗静山先生将多张底片的景物印发在一张底片上,显然这是运用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在像纸上展示了中国画的神韵。
让我们对中国画的审美本质有所认识:骨法用笔,气韵生动是传统绘画中的“六法”理论中的精髓部分,骨法用笔牵涉到书法用笔的内涵,气韵生动则体现在总体的艺术准则和境界的把握上,如果体现摄影作品中,对应的是有质感的点线运用及画面的虚实处理上。中国画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宣纸等创作工具的特征上,摄影中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借鉴也不能仅仅拘泥于中国画的艺术样式,不要仅仅从形式上模仿绘画,而是要注重于“意”,体现出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本质。
“画意”的表达仅仅是现代摄影探索的一个课题,并非提倡将所有风光或花卉拍得象画一样,否则又进入了一个误区。
图例:
拍摄于阴天,天色很暗,公园里不知名的小花,花的直径只有几毫米,相机凑得很近,光圈设F4。目视看不到这样的效果,通过腰平取景器观察,画面斑驳陆离虚实有致,酷似写意国画的效果。按测光值增加了半档曝光。
使用器材:Rolleiflex SL66 + Planar 80/2.8
Fuji Superia 100
Epson Perfection 4870 Photo SilverFast SE 6 PS
拍摄于安徽黟县塔川,时至深秋,间段小雨,黑瓦白墙弥漫着湿润的气息,树叶落尽的枝头上还挂着残果点点。在取景屏中显出是点线面的交织。景物本身较暗,按测光值再减一档曝光量,利用反转片宽容度窄的特点,隐去暗部的细节和层次,强化画面的点线效果。
使用器材:Rolleiflex SL66 + Sonnar 150/4
Fuji Velvia 100F
Epson Perfection 4870 Photo SilverFast SE 6
拍摄于江西婺源大鄣山,冬季天气阴雨,在山谷中发现一丛落叶乔木,树形尤美,树枝的线条感很好,枝头的残雪更增加了树枝的立体感,可惜与身后的石壁靠得太近,主题不够突出,于是架机等待,一会儿,山雾弥漫,淡化了石壁,背景得到了净化,是成此幅。云雾作为风景摄影中的可变因素,往往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幅场景本身画意很淡,后期制作中又减少了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使画面趋于柔和。
使用器材:Yashica 124 G
Kodak 100VS
Epson Perfection 4870 Photo SilverFast SE 6
观点不够成熟,谢绝转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4 22:13:3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