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蓝草争相艳 千里长头一片情
初上高原,美景乍现,队员们过于兴奋,动作幅度也比较大,在海拔3500的八美一宿,有部分队员出现头疼等高原反应,吃药歇息一会,有所好转,继续沿着公路向西北方向的前进。从八美之后,海拔就已经在四千之上,这个高度也刷新了很多队员的最高纪录。出城不久,川藏线千里画廊如一幅长卷慢慢展开,大家心情为之一振,高原反应仿佛也被抛在九霄云外。驶入林荫小道,右手山脚前方出现一开阔地,大片大片的无名蓝草,把这里装扮成一个蓝色的海洋。我们高抬腿轻落脚,小心翼翼的走进这片蓝色的世界,惟恐伤及这些脆弱的生命。这时几头野放的牦牛仿佛一些不速之客,从山脚转来,肆无忌惮的啃食、横行在这片花海之中,但在这高原景色的衬托下,这样的“暴行”,却偏偏显得是如此的优雅与和谐。继续前进,地势越来越平坦,牦牛也开始成群的出现。龙灯草原好似一个巨大的绿色毛毯将大地裹挟,五颜六色的野花象繁星一样点缀之上,前方,一个由经幡组成的硕大无比的三角形几乎占据了半个山梁,但见经幡猎猎,随风舞动,似乎整座山都活了起来。面对如此美景,我们跳下车冲上草地,跳跃、打滚、拍照、大呼小叫、尽情宣泄,快乐的象个孩子。
走走停停,进入道孚地界。道孚古称“道坞”,藏语意为“马驹”,因县城形如奔马而得名。继续前行,公路两边的民居渐渐多了起来,颜色也变得绚丽多彩。这些二层的藏式民居多以原木和土石结构为主,外表主要由棕白黄三色构成,白色的屋顶,红色的木结构,下部土墙多染成黄色,上层的木结构用粗大的圆木搭成“井”字型,自然通风,干爽宜人。这种结构叫做“棒柯”,而这也正是道孚民居的特色,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著称于世。与丹巴那高达三、四层,以土石结构为主的藏寨相比,道孚的民居则显得更朴实自然。建筑风格上的不同,也反映了康巴藏族和嘉绒藏族在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不过,自从国家实施天然林水土保护工程以后,象这种需耗费大量木材建造的房屋,以后是明令禁止建造的,所以说现存的每一座道孚民居都可以说是一件存世不多的艺术品。沿着鲜水河畔继续赶路,一路野花不断,牛羊成群。炉霍离道孚不算太远,下午三点多就到了,检修车辆,打尖吃饭,晚上我们的藏族司机扎西热情的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喝着香甜的酥油茶 ,坐在铺着厚牦牛绒的沙发上,环顾四周,只见屋子里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他的妻子贤惠,女儿可爱,生活得十分富足。
清早起来,给车加满油,出炉霍县城不远,又是一大片花海出现在前方山谷之间。我走川藏南线时曾在桑堆看见过大片的红草地,已甚感惊奇,没想到今次会在北线看到更壮观的红色花海。大自然真是奇妙,昨天刚让我们看了一袭蓝衣,今天却又换了一身红锦出现。此时日头初升,花儿含珠带露,朵朵红艳剔透,好似红霞落地,微风袭来,花海涌动,花香扑鼻。在花海中徜徉许久,直到领队鸣笛催促。驱车又行,看了一会风景,倦意渐涌,忽然就看见前方公路上有人在磕长头。我们把车开到前方停下来,站在远处静静的看。只见那位磕长头的藏民,脖子上挂着一长长的围裙,手上套两块木板,每走一步,都双手合十顶礼膜拜,然后俯下身子,双手撑地向前跪倒,身体伸直趴在地上,再站起来,开始下一个循环。身后不远,另一个人推着板车相随。等他们走近了,我们上前行礼攀谈,得知这是一对年轻的兄弟,从家出来已经两个多月了,计划用两年时间磕长头到拉萨大昭寺拜佛,板车上装的则是他们一路所需的生活资料。送给他们一些食品和衣物后,我们挥手告别。此后一路上,又多次看到磕长头的场面。我每每在想,这是多么漫长、艰苦的朝圣之旅啊!这些用身体丈量大地的藏民,一路上风餐露宿,虽然他们脸脏、手脏、身上脏,可是他们的心灵是最干净的,为了心中的信仰,他们坚定执着,百折不挠。
我若有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