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本质是看 问:中国摄影在除了画意/沙龙摄影方面,有可能在哪个方面建立起自己的摄影语言和摄影体系呢? 答:要说中国摄影有点自己的特色,可能还真是在沙龙画意方面。只可惜它的价值只能是在研究中国文化传统的文本分析方面了。当然还有它的娱乐价值。 虽然他们在对中国现代进程和历史进步上起到的是比较负面的作用,甚至可能成为西方中心主义中的东方符号。 至于建立自己的摄影语言和体系,我想这个问题似乎不太成立,概念也不清。摄影只是一个表现媒介,它本身是开放无边的,它可以承载各种各样的思想精神和视觉记忆,在现代泛滥的技术、物质消费情况下,人类的生活内容和思想观念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性,追求体系这样的意识,显得有些太老旧和保守了。 摄影语言的提出,在文革后思想解放初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那之前摄影的表现手法太单一。那时强调摄影语言是还原摄影作为表现媒介的多样性,意义重大,是一种对抗文化专制的策略。 但在今天,摄影表现的多样性已呈异彩纷呈的局面,再强调什么体系,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一切都在发展变化,感觉也越来越丰富,体系是强调理性,而理性经常是感觉的杀手,所以我们应少谈主义类的体系,多谈感觉类的问题,让我们看得更有趣,拍得更丰富。 至于摄影语言,我认为现在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词汇。现在所说的摄影语言,追根刨底讲的还是那些构图布局之类的小技巧,不过是这些老内容与时俱进的代名词而已。 它和“视觉冲击力”一唱一和,把许多有鲜活感觉的摄影人最后都整到那一张纸上去谈这个东西应该在这个位置,那个线条再斜点就好了。 何表现媒介都有叙事的语言问题,但我认为摄影在这方面最好不要过多谈。 摄影和电影、绘画等媒介相比其实简单很多。 电影、绘画等视觉媒介,它们的叙事手法非常复杂和多样,而且创作具有很强的时间向度,可以构成语言的复杂结构。 摄影的本质主要是看,技巧性并不高,而且其成像的主要效果基本由设备完成,如果再将本来比较简单的事说得神乎其神,用什么语言之类的概念进一步规定它,摄影还有什么活力? 非要让所有人都说一种话,都穿一样的衣服,那这世界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对于初学者入门,可适当谈语言,但对一个非常优秀的纪实摄影师再大谈语言,我认为那是因为谈的人根本没有理解摄影的最终意义,只是真把它当成了类似麻将一类的娱乐技巧了。 如果,把美学看作是木乃伊学科,如果说哲学很可疑,那诗学是否会受到质疑呢?最起码,诗学从哪出来的,是否与哲学,美学与点”藕断丝连”呢? 现在到底应听谁的?? 也就是说掌握着话语权的,与未掌握着话语权的,是否是天上与地下的关系,绝对的对错的关系?这恐怕得多思量了。 就摄影来说,如今还没人能说清摄影的本质是什麽。对所谓中国摄影方向的思考,恐怕不能是偏向纪实摄影,以纪实摄影为摄影的唯一,而鄙视风光摄影。这种偏爱来论摄影,是否有利于摄影呢?以“百花齐放”的角度上说,摄影人擅长纪实的,就在纪实摄影上,下功夫;擅长风光摄影的,就在风光摄影上,下功夫。摄影题材无对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