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有名无实
丽江座落在众山环绕之间,公路一离开城区,就开始爬坡,没有一点的过渡。骑到山腰,满头大汗,脱外套;骑到山顶,满身大汗,脱裤子。据说在高处看古城就像一块砚台,所以故名大研(砚),回首望去,我却感觉像块烧饼。 快到石鼓,公路沿金沙江一路急降,贴江疾行,感觉气温有明显升高。离镇口还有两公里的路边有一路牌,上写:长江第一湾。下车观看未觉得有太大的气势,想必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公路边群山连绵,问旁边草棚中售货的村民,如何上山。村民曰:上山小路为我开,上山观景需付钱。指引我们看,确有修筑的台阶向上延伸,5元成交,包括看护自行车,实在不能算贵。汗流浃背的上得山来,只见金沙江逶迤南来,在此受山势阻挡,陡然掉头北上,向虎跳峡方向奔流而去。视野豁然开朗,广!超级的广,我换上16mm的超广镜头都依然不能覆盖第一湾的全景。
离开石鼓(1760m),一路骑行北上,金沙江在路边静静的流淌,两岸村寨密布,炊烟共云雾缭绕。不时有一些好奇的柴狗狂吠着追逐我们的车辆,我们把车子蹬的飞快,此时只恨爹娘给我们少生两条腿。在虎跳峡附近遇上一个网名叫冷饭的浙江衢州的小伙子,一个人一辆车,自行车前后货架都驼了大大的包,辎重是我们的两倍,光水就背了四个2.5升大雪碧瓶子,就这样,他的车速基本还能和我们平齐。他把工作给辞了,计划周游全国,已经出来两个多月了,带着帐篷、睡袋,走哪算哪。牛人!自由!我真是又佩服又羡慕。
过了虎跳峡,公路又开始在连绵不绝的大山里盘旋向上,坡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慢,身体越来越疲惫,我们这才真正体会到在高原骑车的艰苦,而这才只是个开始。过了小中甸,小块的草原和牦牛开始出现在路边,风景渐渐有了高原的气象。中甸(3210m),我从来只称呼它:中甸,而不是什么自封的香格里拉。走过川藏或是去过稻城和贡嘎山地区的朋友都会对中甸不屑一顾。骑行的路上,每当我看到一班班的旅游大巴,载着一批批游客,来到中甸的暑都湖、碧塔海、纳帕海,导游告诉他们这就是最美的风景,这就是香格里拉,伴随着惊叹声和快门声,我的心中,一种悲哀感油然而生。而那个松赞林寺则更是离谱,山门还未见到,在离寺庙足有一公里的叉路上,就有一个胖大喇嘛在设卡收费。30元的门票倒是不算太贵,但是这种急不可耐的敛财行为让人无法把它和小布达拉宫的称号划等号。对于去过桑耶寺、大、小昭寺、黄教六大寺、白居寺、康区的塔公寺、惠远寺、长青春科尔寺的我来说,对于松赞林寺的这种妄称,绝对是以一种鄙视和可笑的心态来看待的。
出中甸城沿214公路继续向北,又是一路上山,不多会就能看到松赞林寺的金顶,再往前行,纳帕海就在公路左边出现,湖边不远有一个机场,不用花钱就能看到风景,心情着实不错,只可惜天气阴沉,累得又是愁眉苦脸,拍了几张照片,实在是惨不忍睹。翻过山口远处有一山坡大片的林木被砍伐,原来是一个滑雪场。五月间积雪已化,徒剩下光秃秃的黄土滑道对着公路,与周边的景色是那么的不协调,就好像一个满头密发的人,突然生了一个癞疮。对于在生态如此脆弱的高原上,砍伐大量多年才能长成的林木,建一个要闲置大半年的高消费场所,我深恶痛绝。
中甸,你为何如此的不知珍惜,你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