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光捉影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9|回复: 14

感受火龙闹元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 16: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月十五。湖南省吉首市马颈坳镇兴湾村村民张生龙正一笔一划地朝刚做好不久的龙头上涂上颜料。


  龙头是以"干"字形木架为支撑,用竹枝巧妙地围绕捆扎勾勒出龙头的骨架,再用白纸沿轮廓包扎,最后用红、黄、绿、金、紫、蓝等各色按部位上色,一个龙头便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龙身也是以"干"字形木架为支撑,用竹枝在圈成的两个圆环扣在木架上面那根木棒的两端,龙尾也是以"干"字形木架为支撑,用竹枝圈成龙尾形状,并用白纸包裹。龙头、龙身和龙尾用一根草绳或麻绳相连,最后用红色或黄色等绸布连接龙头和龙尾并覆盖,一条龙就这样做成了。老张的旁边,一群人正凑在一起演习着晚上的配乐。那是一种只用一面铜锣,两副铜钹便能组合在一起的古老而奇妙的音乐,铜锣保持节奏、固定音高,两副铜钹你来我往,打打停停,按照从古传下的各种敲打花样,渲染出不同的表演气氛。另外一边的房子里,另一群人正在制作着晚上烧龙的"钢火",当地人叫"花儿",买来的竹干被按竹节砍成一节一节的竹筒,一边空,一边封闭。大小没有规制,但大多竹筒直径都在10厘米以上。竹筒被填充了按照一斤硝、2两硫磺和3两木炭这种配方混合制成的燃烧物,并辅以一定的高浓度酒精助燃。最后用泥巴封口,用木锤适当锤紧,按照竹筒口直径大小不同,留下一个大拇指大小的小口,备烟花引燃和冲出。竹筒所用竹子只能是生竹,因其含有水分,不易爆裂。



  正月十一,参与活动的人舞着龙,敲敲打打地挨家挨户给村里人拜年,这在当地叫"龙拜年",被拜到的人敬支烟,摆上酒,放鞭炮,热热闹闹迎接龙的到来。村里的老人说,舞龙就是为了送瘟、保平安。




正月十三,耐不住性子的年轻人们已经开始把烧龙活动提前预演起来。


  正月十五,每条龙由五个年轻后生舞起。这些个年轻后生,清一色赤裸着上身,当夜幕降临,欢快的锣声敲响,只见他们一声声狂喊,把龙灯高高举起,开始舞动。霎时间,广场四周四处喷涌而出如钢花一样的绚烂烟花,而那四条龙仿佛看见了龙珠一样,嗖一下就开始往各个方向冲去,向"花"中间冲去。那些年轻后生丝毫没有惧怕的念头,反而哪里"花"多,往哪里冲。一旁看去,只见四条龙就像在火海中穿梭一样,踉踉跄跄、辗转腾挪。锣声越急,花火越绚烂,这些年轻人越兴奋。包谷烧的浓烈更是无时无刻不点燃着他们的豪情。天上是冲天的礼花,漫天飞舞,地上是无数的花火四处飘扬,四条龙兴奋地上下翻飞,整个场地被一片欢乐所笼罩。所以烧龙也被人称为"醉龙"、"颠龙"。


  约个把小时过去了,舞龙的后生们往街上飞奔。人越多,龙也越兴奋,有时候忘记了花火在哪里,往人堆里一追,惊跑一堆人,当龙退回,这片缺口又被人围得密密匝匝。龙所到之处,户主人放起鞭炮迎接,门前放着酸萝卜和酒,任舞龙人吃喝,吃饱了,喝饱了继续舞。整整一个晚上,穿过整整一条街后,四条龙终于累趴下了,也被花火烧的不成样子,汉子们横七竖八醉倒了一大片,整个集镇归于平静。



   正月十六,欢快的锣声再次敲响,召唤大家去"吃龙肉",因为龙已入东海,预示着新年大吉。村民们聚在一起杀猪宰羊,把这个新春佳节过得圆圆满满,快快乐乐。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
IMG_8984-1.jpg
IMG_8945.jpg
IMG_8996.jpg
IMG_9031.jpg
IMG_8767.jpg

评分

参与人数 3回帖 +15 构图 +5 收起 理由
点点星光 + 1 + 1 我很赞同
祎璠 + 4 + 4 我很赞同
边走边拍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3-2 16: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发表于 2010-3-2 21: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好片,为啥拍得这么好呢。。。。。。。
发表于 2010-3-2 22: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的制作太粗糙了,真可惜!擅长制作的民间艺人越来越稀罕喽!
发表于 2010-3-3 13: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的制作太粗糙了,真可惜!擅长制作的民间艺人越来越稀罕喽!
若水 发表于 2010-3-2 22:07
  若水老师思考问题深远
发表于 2010-3-3 13: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拍的不错  拍出来当时的气氛
发表于 2010-3-3 13: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片!拍了好多吧,再来点?
发表于 2010-3-3 14: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豪情满怀啊!
发表于 2010-3-4 11: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着膀子带安全帽,有意思!
发表于 2010-3-4 18: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火龙闹元宵、光膀子舞火龙——真有个性!长见识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22: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的制作太粗糙了,真可惜!擅长制作的民间艺人越来越稀罕喽!
若水 发表于 2010-3-2 22:07

这种龙的制作自来就是这样,不要遗憾民间文化的陨落。据说,这样可以更好的将龙烧完,当它变成灰烬,就又可以回到大海里,在新的一年里保佑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22: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好片,为啥拍得这么好呢。。。。。。。
祎璠 发表于 2010-3-2 21:18

有很多摄影人在这一天连续拍了好几年,但都觉得没有拍好。我今年是第一次拍烧龙,应该也没有将它更好的表现出来。那种场面确实很壮观也很刺激,明年我还要去拍。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22: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火龙闹元宵、光膀子舞火龙——真有个性!长见识了。
菱长莱 发表于 2010-3-4 18:23

是啊,有着湘西血性的汉子就是不一样,嘻嘻。欢迎你以后有机会也来湘西。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22: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9# 行色匆匆
确实如此,我也大开了眼界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22: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片!拍了好多吧,再来点?
斗剑亭主 发表于 2010-3-3 13:10

有待来年再为亭主呈上新片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鞍山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名录

QQ|手机版|小黑屋|本网法律顾问由安徽华冶律师事务所葛善俊律师【电话15715550158】担任|【捕光捉影网 版权所有】 ( 皖ICP备06010469号 ) 皖公网安备34050302000177皖公网安备34050302000177

GMT+8, 2025-4-22 20:04 , Processed in 0.167792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