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图片:
徽色•徽韵 ——苗小田先生摄影作品欣赏有感
作者: 陈步兰 马鞍山监狱民警
6月26日,监狱摄影协会组织部分会员到马鞍山市博物馆参观了摄影家苗小田先生影展。对于初学摄影的我来说,算开眼界了。据介绍,1952年出生的苗小田老师是一个十分勤奋的摄影爱好者,出生在徽州,冶金工业部马鞍山钢铁公司宣传退休干部,曾经从事基层宣传工作,现任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市老年大学摄影高级班专职教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多部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类影展影赛并获奖,部分入集《中国摄影家大辞典》。
我们徜徉在苗老师那一张张美轮美奂的光与影的艺术品之间,感受着作者的心灵深处美的闪现,那一幅幅匠心独运、雅趣十足的照片,仿佛是一幅幅如诗的画卷。苗老师的作品取材很广,春花秋实、朝晖夕照;小桥流水、山水民居;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晚归的群鸟、晨牧的牛群;温泉浴女、穿蓑渔夫;工业发展、农村致富无不收入镜头之中,取景俯仰生姿,光影和谐,明暗鲜明,浓淡适宜,或大气磅礴,或细致入微,或纪实,或写意,每一幅作品都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一首动人的歌……徽色徽韵的皖南风情蕴含在诗情画意色彩斑斓的画卷之中。
《徽色徽韵》《水墨昌溪》《婺源木雕》《天井里的和谐》从不同角度表现出江南“粉墙黛瓦马头墙,肥梁瘦柱内天井”特有的徽派建筑和古朴的江南风情。斑驳的墙面,处处留下历史的痕迹,文革时期特有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毛主席万万岁”的标语似乎无声地诉说着那个年代发生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立在一块块展板前,我似乎感觉到历史在这里凝滞,岁月在这里驻足,这就是光与影的艺术!这就是历史的再现!岁月啊,我们得感谢那些记录下这一切的摄影师,是他们给了我们“永远”与“永恒”。
《空巢》《孤独》《留守》,我从中看到了孑然一身的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寂寥的生活状况。《孤独》那组照片,展现的是一位寡居老太太独自打晒庄家,操持家务的生活场景:在古旧简陋的徽派老屋里,老太太身著俭朴的当代服装,手持高粱杆扫帚,打扫着屋内卫生,墙上悬挂着老伴的遗像,神情凝滞地坐在破旧而凌乱的沙发上,木然的表情和手指间夹着的烟卷,真实地表现出了寡居老太太的内心的孤独;
作品《灶房》,屋内升腾着烟气,一束亮光从灶房的窗口透射过来,灶膛映照的火光照射在劈柴女人的脸上,表现出农家生活一角。《一家人》展现的是农家一家五口人在一起的温馨与艰难,一辆手扶拖拉机旁,光脚的男人疲劳慵懒地摊坐在地下,脱下的鞋随意垫坐在屁股下面,身旁的女人烈日下撑起遮阳伞,岁月的沧桑和劳动的辛苦镌刻在夫妇俩眉宇之间,不谙世事的孩子正有滋有味地喝着汽水,天真和快乐写在他们的脸上,他们趿拉着鞋坐在燃放过的炮竹上面,这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它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生活写照,作品采用纪实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农民的生活。
摄影艺术也是色彩的艺术。红色对画面的点缀是作品的一大特色,《徽色徽韵》《走过的历史》《大宅》中身著红色衣裙的女子,《傍晚时分》《晒辣椒》大红衣衫的晒椒女和火红的辣椒,宏村《月色》中的大红春联等都用红色点缀画面,使凝重古朴的粉墙黛瓦增添了亮色,还有青山碧水一点红的《浣》,枝头挂满红柿子的《初冬》都是红色点缀起到了独到的艺术效果。
苗老师对徽文化情有独钟,为拍好照片,他曾踏遍徽州的每个角落,在饱尝了风餐露宿的苦涩同时也感受到摄影的快乐。徽州的山水和淳朴的民风陶冶着他的情操,给了他无穷无尽的灵感和动力,他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对家人的感恩、对摄影的执着,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摄影艺术已融入他的生命之中。俗话说:境由心造。一切超凡脱俗的作品都是源自于作者平和超然的做人心态,或许,这就是苗老师“徽色徽韵”摄影艺术作品之所以如此感人的真谛所在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