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光捉影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21|回复: 25

百姓记事•风雪菜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4 14: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祎璠 于 2013-2-4 15:35 编辑

  这是一个很小、且自发形成的小菜市,就位于马鞍山八三大院的院内,我居住的小区下面,全长不过百米。
  但这个小菜市却有着很久的历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家军队建设的需要,大批的工程兵部队纷纷集体转业至地方,当时的中人民解放军00083部队(工程兵部队),按照国家军委的命令成建制地集体转业至马钢(还有其他的工程兵部队也同时集体转业),并成立了当时的马钢集团公司第一建设工程公司。
  转业之时,因多为适龄工程兵,也就是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孤家寡人一个,那时他们还是采用的部队的集体就餐制,有专门的食堂。只有一些原部队的干部和志愿兵已经成家,有些还有随队家属,那时的八三大院属于郊区,周边全是农村只有一条简陋的马路,遇到下雨天,道路泥泞,甚至无法走人,根本无处去买菜自己做饭。
  慢慢的,那些有家属的干部和志愿军不再满足在部队的食堂吃饭,开始自己买菜做饭,周边农村的菜农就挑些自家种的蔬菜之类来大院里卖,一来二往,这卖菜的就越来越多了。随着当时的适龄青年长大成家,或将家人从老家接来同住,对买菜的市场要求越来越大,在周边均没有住宅区、菜市、商店的情况下,这个自发的小菜市确实解决了这有着几千号人口的八三大院、八一大院的吃菜问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八三大院和八一大院的住户不断扩大,人口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住宅楼拔地而起,这个小菜市也变得越来越繁荣。再之后,周年的环境不断地在变化,纺织新村、雨田小区、珍珠园住宅区(当时的富人区)、马钢新改造小区八一大院、金盛家园、朱然墓公园、翡翠家园……直至由澳大利亚建筑设计师设计的市政府迁移至大院对面,虽然中间也经历了几次的“关停”或“取缔”,但这个小菜市最终成为了今天这些新兴的住宅区、富人区、市政官员住宅区的最受欢迎的的小菜市。
  走进这个自发形成的露天小菜市,有的只是路边的各种菜农的地摊,以及大院内人们自己开垦的菜地上新采摘的新鲜蔬菜,早晨热闹非凡,周边的规模性菜市也没有这里热闹,中午以后就人影皆无,循环往复,天天如此,这个小菜市还能存在多久,也没人能够知道。
        2012年的12月29日,一场大雪,让我实在坐不住了,早早起床下楼,用我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个“风雪菜市”。

百姓记事·风雪菜市01.jpg

百姓记事·风雪菜市02.jpg

百姓记事·风雪菜市03.jpg

百姓记事·风雪菜市04.jpg

百姓记事·风雪菜市05.jpg

评分

参与人数 4立意 +410 创新 +385 构图 +350 细节 +350 收起 理由
紫天 + 100 + 75 + 100 + 100 神马都是浮云
地主 + 100 + 100 + 100 + 100 赞一个!
东奔西跑 + 110 + 110 + 50 + 50 很给力!
菱长莱 + 100 + 100 + 100 + 10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4: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姓记事·风雪菜市06.jpg

百姓记事·风雪菜市07.jpg

百姓记事·风雪菜市08.jpg

百姓记事·风雪菜市09.jpg

百姓记事·风雪菜市10.jpg

评分

参与人数 3立意 +148 创新 +98 构图 +128 细节 +178 收起 理由
江南风子 + 48 + 48 + 48 + 48 很给力!
忆风 + 50 + 50 + 80 + 80 赞一个!
江海行摄 + 50 + 5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2-4 14: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祎璠朋友用自己的勤奋讲述了一段历史,也是一段奇迹!青年人不知道,但自己的这段历史的经历者(只是不在马鞍山)。非常精彩{: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4: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海行摄 发表于 2013-2-4 14:29
祎璠朋友用自己的勤奋讲述了一段历史,也是一段奇迹!青年人不知道,但自己的这段历史的经历者 ...

江海行摄老师,这个故事就在马鞍山哦…………
发表于 2013-2-4 15: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和图片都很感人,这一段历史有了你的精彩记录会让后人永远铭记的。
发表于 2013-2-4 15: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讲述身边的故事,也是我们这个多元的移民城市的发展写照。{:soso_e189:}
发表于 2013-2-4 15: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描述的很真实和生动。我住在那里已30多年了。
发表于 2013-2-4 15: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无语 于 2013-2-4 15:48 编辑

用图片述说的故事最让人感怀!那段历史曾给我们留下太多的记忆........创作的灵感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好作品!
发表于 2013-2-4 15: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描述很真实和生动。我原来就住在那里30多了。
发表于 2013-2-4 15: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海行摄 于 2013-2-4 15:40 编辑
祎璠 发表于 2013-2-4 14:36
江海行摄老师,这个故事就在马鞍山哦…………


嘿嘿,这个自己非常清楚:32年前马鞍山当时是八支队,自己是本溪的三支队(00039部队),而且还是支队一个文艺青年历史不可改变,现在改变的是我们大家,并且有这么多人爱好拍照!
发表于 2013-2-4 15: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记实,为您的精神喝彩。{:soso_e142:}
发表于 2013-2-4 16: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很感动!不仅仅买菜的辛苦,应该说把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人更辛苦。
非常有意义的一组片子{:soso_e179:}
发表于 2013-2-4 22: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子还是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风雪中也看到了楼主的勤奋与执着。
发表于 2013-2-4 23: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祎璠 发表于 2013-2-4 14:07

好拍摄!精彩!欣赏学习!楼主辛苦了!
发表于 2013-2-5 09: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祎璠现场能力越来越给力,
镜头语言运用的也十分娴熟,
欣赏,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鞍山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名录

QQ|手机版|小黑屋|本网法律顾问由安徽华冶律师事务所葛善俊律师【电话15715550158】担任|【捕光捉影网 版权所有】 ( 皖ICP备06010469号 ) 皖公网安备34050302000177皖公网安备34050302000177

GMT+8, 2025-4-21 11:03 , Processed in 0.12440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